“同理心需要把握的第一个原则便是要尊重别人:顾及别人的感受,发自内心,保持真诚,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信任。”
01
—
最近,我又发现了自己的一个“坏毛病”,就是我向别人提问时,很喜欢用反问句。
在今天早上的项目会议上,我就“反问”了好几个人:
“为什么总是要按照这种方式去做事情?难道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吗?”
“不是说我们的产品有劣势吗?那为什么拿不出完整的SWOT分析表呢?”
当然,我要澄清的是,我的这种提问方式,纯粹只是想追问为什么,搞清楚具体的情况,并没有任何针对的意思!!
但这种语气很重的表达方式,旁人听起来就像是在表达不满,感觉一定很不舒服,有时候甚至还会得罪到人。
02
—
我还曾经反思过我的另外一个“坏毛病”。
就是我喜欢的那句口头禅:“我性子直,有什么就会说什么,请别介意。”
说完后,我就毫无顾忌地当着别人的面指手画脚起来...
但“性子直”与“不顾及别人感受”完全是两码事,不懂得顾及别人感受的人更容易让别人感到难堪。
而且,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无所谓,但内心早就把我骂了一万遍:
这个人怎么这么自以为是,这个人怎么这么没教养,这个人怎么这么不懂得分寸 ...
你想啊,你和我之间都无法建立融洽的关系,又怎么能相互信任、互相合作呢?
03
—
我以前总是标榜自己有同理心。
但同理心需要把握的第一个原则便是要尊重别人:
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发自内心,保持真诚,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信任。
如果只以自我为中心,只想从别人那里获取好处,这样的关系肯定无法维系。
当然,如果我能再进一步,不仅能顾及到别人的感受,而且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
那么,一旦我体会到了对方的情绪、意识到了对方的立场,我就更容易找到自己和对方的连接点,说服也就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万一,对方真是在性格或立场上有所偏见,难以交流,我也能在第一时间就有所察觉,然后依据当时的形势做出自己的判断,做出有利于大局的决定。
04
—
这段时间,我正在试验三种我认为比较“靠谱”的方法:
首先,如果我要给人提一些“尖锐”的问题,我最好能一对一地、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方法能够减轻负面效应。
其次,有个“三明治”法则,就是在指出别人的缺点之前,先给予他们积极地评价,然后提出意见,最后再强调他们的优点,这样能使对方更容易接受。
最后,提出的问题一定是对应着某件事情,以避免让对方产生误解。
通过具体场景,就事论事,别人能够更好地理解我的意图,尽量让对方能接纳我的建议。
05
—
最后,总结一下:
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成功路上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自己处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也会让自己自信乐观,保持做事的动力和信心。
所以,为了让我身边的人际关系和谐健康,我希望自己能做到有同理心,并且能做到积极倾听与有效沟通。
但如果别人的确有毛病,我也要如实地给人指出来,甚至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当然,在这个提意见的过程中,保持真诚、发自内心,懂得顾及别人的感受, 这才有利于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