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评论”背后的背后

“评论”背后的背后

作者: 文楚楚 | 来源:发表于2017-11-27 10:17 被阅读0次

    作者:楚歌

    前不久,一好友对我讲了一则新闻。大意是清华大学一位在后勤部门工作,负责买菜的青年,利用一切空暇,备战”托福“考试,在某月份的考试中,超过清华大学诸多学子,成绩名列榜首。

    此事经新闻媒体报道后,曾引起一时轰动。有人发表评论说,清华大学不愧是清华大学,连买菜的也是青年才俊,一者高呼百者应,此声浪似有响彻云霄之势。

    听罢,我心中极不痛快,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那么,这“评论”背后是什么呢?

    那位青年当然是才俊,因为人家执着勤奋,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与人家是不是买菜的毫无关系。那掏粪工人时传祥不也是全国劳模吗?再则,这与清华大学又有什么关系呢?假如人家是在北大或是其它学府呢?人家就不能名列榜首了吗?而发出这种评论的人,更是阿Q的可以呀,他们没有看到这种评论背后的危机,也没有清醒的自醒头脑,他们为什么不换一种角度呢? 换一种角度,事物许是别样的,也许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呢?

    在这里我要问一句:那些衣食无忧,学习环境优越,又勤奋肯学的莘莘学子在哪呢?那考入清华的不用说个个都是人中龙凤,且又有一流名师指导,那为什么偏偏是这么个青年高居榜首呢?

    这“评论”背后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这其实涉及到了当下高校学风问题,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对于当下高校学风,明眼人都能看出不少问题,我大致归纳了一些,愚见如下:

    其一,创新之风不够。

    人贵有思想,有真知灼见,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个“思”,当然是指与众不同的“思”了,但眼下一些高校学子,这个“思”,这个“创新”含量又有多少呢?论文里到处都是别人的话,别人的思想,别人的真知灼见,别人的巨大黑影充斥其间,而自己的呢?只是“马虎”几句,敷衍几句,含糊其辞,不知所云。聪明一点的,化用一下;笨一点的,直接成篇累牍地抄录,怪不得某名校教授发出感叹:“现在学生的论文都是‘汤’,外表光滑漂亮,里面都是水。”此言颇一语中的,明智之士也不得不感叹:长此以往,创新之风堪忧矣!

    其二,踏实之风不够。

    做人难,难在踏实,学习犹如做人,也难在踏实,踏实是学习之本,但许多学子这个“本”,立得并不牢,内在的松懈,外在的诱惑,使许多学子丧失了这个“本”,但毕业证、学位证是要拿的,论文是要交的。怎么办?只有弄虚作假了。于是,校园“枪手”盛行,蔚为壮观,以当“枪手”为业,为生的人不乏其数,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眼下高校学子的踏实之风很不够!而与踏实之风相对的浮躁之风则相当盛行,在美丽的大学校园又有多少人能潜心学习,一心只读圣贤书呢?当然,一心只读圣贤书并不可取,可这种学习心态是要有的。可校外的世界太精彩:繁华的都市,虚幻神奇的网络,甜蜜的爱情,都让我们这些学子眼花缭乱,心驰神迷。这种灯红酒绿,“网”醉“情”迷的生活,与那静如止水的学习生活相比,还能让我们岿然不动吗?那踏实之风还吹得起来吗?

    其三,勤苦之风不够。

    韩愈有句诗写得极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它说明了在学业方面要有所建树,一“勤”一“苦”是少不了的,可在当今高校学子的字典里,“勤”与“苦”的字眼早已蒙尘。有些人或许要反驳了,我哪里不勤奋了,一天二十四小时,我有十四小时泡在电脑前,不也挺苦的吗?你若问他泡在电脑前干吗?他则理直气壮地回答“玩电脑游戏啊!”我要说,这种“勤奋”与“刻苦”,活该!

    在报上曾看过这样一则报道:一位母亲送自己的宝贝儿子去大学报到,一切入学手续母亲都已替他办妥。母亲要走了,问儿子还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儿子说,洗衣服时是先放洗衣粉还是先放水?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实在让人觉得悲哀,堂堂一名大学生,连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试想,在学业方面还能有多勤奋和多刻苦呢?那还谈什么“勤奋”和“刻苦”之风呢?

    这“三风”不蔚然,买菜青年高中榜首的事例会越来越多,而那些生活优越的学子们会越来越退化,退化到要令那些评论者改写祭文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评论”背后的背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yr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