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总觉得没有足够的时间做事,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倾向于用牺牲睡眠来解决“时间荒”的问题。
《赫芬顿邮报》的创始人阿里安娜·赫芬顿一度也是如此。2005年创办《赫芬顿邮报》网站之后,赫芬顿陷入疯狂的忙碌中,她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8小时,来发展业务,吸引投资者。
但是有一天,她由于过度疲劳和睡眠不足,赫芬顿在家中的办公室晕倒,头撞到桌角,造成眼角撕裂,颧骨骨折,右眼角缝了5针。痛苦之中,在与医生、医学博士各种对话,穿梭于医院做各种检查和治疗之后,她开始重新探索睡眠的价值。
她的研究发现,睡眠好可以让人心情愉快,充满感激,做事更高效。睡眠不足的人则更容易无趣,少有思考,做事只是一味忙碌,但缺乏洞察力,不会成为一个优秀卓越的员工或者领导者。因为,
“高智商并不是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的条件,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更需要无以伦比的洞察力!”
创投从业者都压力很大,如何睡一个好觉?提升工作和生活的效率和专注度? 在一次演讲中,她有如下建议:
1、先睡到自然醒再说
我们不妨先走出这样一小步,它既实用又有象征意义:下定决心自然醒。你还是可以设置闹钟以防万一,但目标是在一夜完整的睡眠后,在闹钟响之前自然醒。
因为,完整的睡眠一般是7到9个小时,除非你有什么基因突变。
为什么要自然醒而不是被闹钟叫醒?
大家可曾想过“alarm”(闹钟)一词原本的含义:“由于意识到危险而突然产生的恐惧或令人不安的焦虑——一个危险信号,标志着情况不对。”被闹钟叫醒的时候,我们正处于“战斗或逃跑”模式完全开启的状态,应激激素和肾上腺素剧烈分泌,身体为迎接危险做着准备。
2、记住自己做的美梦
自然醒的时候,你更容易记得所做的梦。而梦历来都是新思路、洞见、艺术和科学突破的源泉。元素周期表、披头士的那首《Let It Be》乃至谷歌,我们整个清醒世界的知识宝库,都是在梦中设想出来的。正如拉里·佩奇所说:“当一个不错的梦境出现的时候,别让它跑了!"
梦也是通往生命奥秘的大门,它让我们认识到,生活不只是日常的挣扎、项目和待办事项,不只是成功与失败。睡眠让我们得以探索自身,帮助我们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世界,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关注自己的本质。
3、睡眠并不浪费时间
即便业绩和成功是你当前生活的全部,看看一个将实用主义发挥到极致的地方,之后,你便会对睡眠带来的好处深信不疑,这个地方就是体坛。对职业运动员来说,睡觉不是为了探索心灵、取得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甚至不是为了健康和福祉,它最大的目的就是提高状态,怎样有效就怎样来。
在斯坦福大学,睡眠研究员谢里·马(Cheri Mah)在该校篮球队队员中做了一个实验。她让他们进行两周的正常睡眠,然后将睡眠时间增至八个半小时,持续五周。
结果呢?罚球命中率上升9%,三分球命中率上升9.2%。对这些已经很优秀的运动员来说,这样的提升有些不可思议——而他们仅靠增加睡眠就实现了这一点。
4、累成狗不是美德
“过度劳累是成功的关键”这是集体错觉。貌似剥夺睡眠都是被美化和赞扬的。
我们会说“打盹你就输了”,我们还用字母z来表示睡觉:用字母表里最后一个字母,来代表我们文化中优先级最低的事项。
过度劳累和没完没了的加班也同样受到美化。“累成狗”已经变成“我重要,我抢手”的同义词。再看看我们日常所用的类似词汇:“忙不过来,焦头烂额,喘不过气,要疯了。得空再答复你。”
如果你长期生活在这样一种状态中,一种持久的“战斗或逃跑”模式下,永远都处在精疲力竭的边缘,你的健康、你的工作效率和你的幸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5、注意力就是金钱
下一个要改变的就是你的注意力。这是你们手里最重要的货币之一,而且它只会不断升值。
科技产品其实就是“注意力经济”,也是业务增长的核心。所以注意力是数字时代最有价值的货币……比特币都不如它值钱。
在我们的注意力中,必须有一部分是无论何时也不会被俘虏或占领的。否则,技术就会慢慢蚕食掉你身上的种种人性,比如和他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探索内心的能力。
6、不要怕错失什么信息
永远在线被视为身份的象征、成功的标志。这个世界中充斥着焦虑,收到电子邮件或短信不立刻回复,对方就会发疯。
电子邮件是最主要的注意力盗贼之一。过去十年里,我们每天接到的电邮总数从大约120亿封增加到2150亿封。而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每打开一封新邮件,我们都需要67秒才能回过神来。
我们创造了这个永远在线的世界,但真正的情感联络却越来越少。这就是所谓的“持续性局部注意力”。
好在,这个问题正日益得到重视,“错失恐惧症”甚至有了一个反义词——“错失带来的喜悦感”,说的就是要忽略那些微不足道、转瞬即逝、鸡毛蒜皮的小事,以免错失自己的生活。
好了,今天说了这么多。想让自己的生活更有趣,工作更有效率,第一步是:
明天先睡到自然醒再说!
—————————————————
咬定IPG不放松
IPG传媒,线上+线下整体定制推广。
在这里,我们一起聊创业,聊生活,聊梦想~
文/华盛大发电机组有限公司(简书作者)
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2852868d7b6b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标注“简书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