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灵山,北京第一高峰,京津冀户外圈当中耳熟能详的一系列户外经典线路,每年来这个地方的次数双手都很难数过来,尤记得今年春节后的新年首爬还是来的这里。

恰巧来之前的一天下了雪,下车后第一感觉就是不虚此行,银装素裹的灵山,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他的美。
然而随着5月中旬的一纸封山令,东灵山的野线也成为了历史,多处进山口已不能再上山,解封之日还不能预见。
目前能确定的唯一可以登顶东灵的仅剩聚灵峡一条景区往返线路了,也没想到,再爬东灵山走的是这条让我评价为又臭又硬的线路,因为大部分路段都是台阶路。
6月22日,准备了两个多月的诺诗兰徒步涉灵山徒步活动终于开始了,之所以准备这么久,也是和防火期和新的封山令有关,一直在调整线路。最终计划线路为柏峪穿塔尔寺,备用线路为聚灵峡上东灵然后穿塔尔寺或聚灵峡上东灵后往返。
早晨7点,地铁1号线公主坟站开始集合,7点半准时出发。历经3个小时车程,到达柏峪村,然而因为公路施工,在修隧道,柏峪也已经不允许上山了,只能选用备用计划。40多分钟后到达聚灵峡景区。买票,活动前拉伸,合影,然后开始进山。

灵山古道又称达摩古道,相传达摩祖师层云游至此,并在此修炼。“达摩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人,他原名菩提多罗,是南印度香至国王的三子,后弃位出家,随东印度僧人般若多罗学佛法,改名菩提达摩,通称达摩。
公元527年,梁武帝大通元年间,达摩遵循般若遗训,东渡到中国,因与梁武帝面谈不契,遂渡江北去,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成为少林寺第二代方丈大和尚,晚年时,他将衣钵传予弟子慧可后,即离开少林寺,云游四方。
灵山东南有以达摩命名的小山村:西达摩村、上达摩村和达摩庄,山上留有达摩坐禅练功遗址,可见达摩曾云游至灵山地区。”

进入景区开始的一段路程为缓慢上升的水泥路,走起来并不是很累,也很适合开始高强度运动初期的热身。然而想想今天整体1400米左右的总体爬升,后面的任务还很艰巨。

往前走不远,就可以听见哗哗的流水声,据说聚灵峡灵山古道沿途共有8处泉眼,因为谷内溪流瀑布长年不断。

过了水泥石板路之后,就进入了爬升迅速的栈道台阶路了,为了保护沿途的植被不被游人踩踏,聚灵峡景区也是在多年以前就修建了直达山顶的木栈道。

虽然木栈道上的台阶走起来相当难受,但是回身一看景色还是不错的。

在半山腰仰看山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注意,这不是东灵山顶,需要绕过这个山头才能看到东灵山顶峰。

作为北京第一高峰的东灵山,还是动植物们生活的乐园,除了700多种野生动物,山上还散养着不少当地村民的牲畜,马牛羊等。这次上山虽然没有看到牦牛等,却偶遇一只小马驹,吸引了不少人来拍照。

远看像狗,近看确实是狐狸的肥狐狸。虽然灵山地区确实曾有野生狐狸分布,但是我更相信这是一只被放生党放生的狐狸。

因为常年有游客来这里,再加上“好心人”的投喂,这只狐狸并不怕人,而且相比其他地方遇到的狐狸,这只太肥太肥了。

东灵山主峰,海拔2303米。这个位置是一如既往的需要抢着来合影。15:30左右,登顶的人全部到达,原路返回。

诺诗兰徒步涉组织的活动,今天误打误撞的也是穿了一身诺诗兰的衣服,下山路上必须来张照片。
19:30,全员回到车上,发车回家。
最后的小总结和感想。
与年初那次对此,两次活动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一次寒风刺骨,一次热浪滔天。但也见证了东灵山不同季节的美。虽然东灵山封山有些遗憾,但对于这一行为还是比较支持的,每年来登顶东灵山的游客、驴友不下万人,而大量游人带来的后果就是灵山有些不堪重负了,山顶的高山草甸已经遭到了破坏,被踩出了非常多的裸露地面,因为封山恢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时也希望恢复后的灵山能再次开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