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逝堪回首,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

作者: edce82b26551 | 来源:发表于2017-06-15 12:13 被阅读932次

    1.

    全胃切除手术后的潘达舟

    昨天一上午埋头于工作,等到临近中午时分,才有时间休息一下。随手打开了微信,本来想在工作的公众号里查点资料,却看到新近关注的一个名人的订阅号有一个小红点,他今天更新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潘达舟走了,一字一元还在吗?》,潘达舟?一字一元?走了?什么意思,这是说某个人离开了吗?

    点进去看整篇文章,才知道原来是一位笔名潘达舟的女人在6月10日那天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也知道了一字一元就是她生前的公众号。

    赶紧搜索了一字一元,这个公众号目前已经有三万多粉丝,从2014年4月开始写第一篇文章,到6月12日为止,写了将近140篇左右的文章。我通过阅读她留下的140篇文章中的大部分,逐渐拼起了一个笔名为潘达舟的女人的生前故事。

    潘达舟是她的笔名,她的真名叫卓男,她在公众号里介绍自己是“混迹广告圈15年的女魔头,奋战在抗癌一线的大无胃女战士,用心血、欢笑和眼泪炫出人生最后一场直播”。

    其实看了她的自我介绍,我就明白了,这公众号的主人是一个罹患癌症的人,用书写的方式来记录自己最后的人生。

    但是,当我认真看一篇篇文章时,我觉得我真的太肤浅了,我作为一个无关紧要的局外人的心态来这样看待潘达舟,既是我个人的无知,又是对她的误解。

    这个号里的每一篇文章,我都看得笑中带泪,泪中带笑。

    抬头看天,保持微笑的潘达舟

    她的公众号是在她知道自己患了胃癌,经过半年多的治疗之后开通的,此时,她已经预知自己也许生命无多,她用书写这种方式来去面对死亡,审视生命,直到人生谢幕。

    如果你以为这个公众号里尽是一些对病情的描述,对自己病情的哀叹,或者是大量的对生与死的考究,那你就错了,虽然她不可避免地会说到这些,但是,更多的是,她把自己当成一个广告人,一个自媒体写手,一个普通的妈妈,一个傲娇、爱美的普通女人来看,只不过是她不小心得到了癌症的“宠幸”而已。

    潘达舟说她把这个公众号当成她的工作,她靠每一篇文章的打赏来维持治疗费用,日常的开销,孩子的教育费用等等,她也确实用对待工作那样的认真,专业完成了一篇篇文章。

    她的文章里每一篇关于职场奋斗,关于广告圈,关于个人创业无不是干货满满,她自己说要掏空自己19年来全部的职场经验来写职场。你在这里能学到怎样混职场,怎样成长为一个厉害的广告人,怎样绕过创业中的那些坑,也许从来没有哪一个人像潘达舟这样毫无保留,竭尽全力,倾囊相授。

    她写的人生感悟囊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她与老公的婚姻过往,她操心孩子上小学之后的教育问题,她的旅行攻略,她对爱情的看法,她对年轻人的淳淳忠告,以及她对于生死的基本看法,每一篇都倾注了真诚和心力,力所能及的来去展示她40年来的人生经验。

    她的抗癌日志记录了她罹患癌症后的治疗情况,她的身体因为癌症以及药物化疗的种种变化,她因为癌症的疼痛哭过,她也因为自己肝腹水导致腹部胀大调侃自己怀了个假二胎,她为手术做不成而抓狂,也因为癌细胞转移要做一个大手术而悲愤抗议为什么自己要受那么多苦,她也因为病情稳定而欣喜地给粉丝们报喜,还计划着将来的事情。

    她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得到许多人的打赏,但是她着实讨厌人们处于同情而打赏她。她因为病情的加重,写文章越来越费劲,却极其讨厌别人动不动的关怀,叫她别写了,好好休息,她说她愿意写,想写就写,写作是她的工作,能减轻她的痛苦,她不写她要干什么?

    她认为自己是个矫情,傲气,勤奋、努力,自由,勇敢的“女战士”,这点你从她的文章里完全能感受到,她文笔犀利,观点鲜明,想说就说,想写就写,从不掩饰自己的才华,也无惧于别人的评判。

    她多次在文章里写过,她要为了家人,儿子,粉丝们好好地活,哪怕生命被限制在有限的长度,每天身上插着各种管子,浑身剧痛,她也要又一次地活过来,而且要好好活着。

    生命后期,巨瘦无比仍微微笑的潘达舟

    而最后,死神还是带走了她。

    在6月12日的公众号更文作者是小Q,她的生前好友,合作伙伴写了一篇题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的文章,在一开始,她就写道:人常说,身体是灵魂的居所。大雨滂沱的下午,她的灵魂离开了异常疼痛的身体,飞去了天堂。“

    这一段字,让多少爱着潘达舟的人泪眼模糊,人们希望她延续奇迹,却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一个现实。

    她有一篇阅读量4万+的文章,是在5月24日发表的《我的爱与恐惧》,在这篇文章里有两段视频,一段关于爱,一段关于恐惧。她说“对我而言,当前最主要的有关爱的解读,就是处理好我与世界的关系,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儿子......”她的儿子下半年要上小学了,她一直盼望着自己至少能够活到参加儿子的小学开学典礼。关于恐惧她提到了自己5岁时生了一场病,却靠着自己的努力打败了死神,而如今她说"对现实的无力感......是我最大的恐惧。”

    视频中的她削瘦异常,面无血色,憔悴的让人心疼,而患病前的她那么美丽和生气勃勃。

    面对死亡,人人平等。

    而我们这些人真的无法知道潘达舟在面对死亡时的不舍和恐惧,我们仅仅是通过这140篇文章来感知一个有趣的灵魂,对生活的思考,对生死的考量,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践行。

    潘达舟走了,一字一元还在吗?

    在小Q的这篇文章里,表示那些尚未完成的事,都会继续下去,一本专业书籍,一个成长互助平台都会如期进行........答疑解惑,笑谈人生的一字一元也都会持续下去。

    2.

    医师保罗.卡拉尼什

    在我目前有限的人生时光里,最近距离的直面死亡是两年前奶奶的离世。奶奶一生孤苦,老年在子孙的陪伴下安享晚年,却在临死前的几个月受尽病痛的折磨。我永远都忘不了奶奶发病那天她直直地倒在我面前,目光逐渐涣散,意识逐渐模糊。我在后来无数次的想起来在那天的前一分钟奶奶还是好好的,无数次的想自己为什么不能做点什么让时间定格在前一分钟。

    在奶奶承受了几个月病痛的折磨之后,死亡终于带走了她,也彻底解脱了她的痛苦。

    我清楚地知道人都是要死的,面对奶奶的死亡,我悲痛过一段时间后,在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平静下来。我时常想起奶奶慈祥微笑的脸,想起与她在一起的那些时光,哪怕仅仅是最小的事情,我都会觉得温暖。我甚至在在梦中梦到奶奶,梦到小时候老家的房子,在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奶奶晾晒粮食,我拿一个竹竿敲门前枣树上半青不红的枣子。

    我最近读的一本书是《当呼吸化为空气》,它是年仅37岁死于肺癌的美国神经外科医师保罗.卡拉尼什生前写下的自传。在最后一年神经外科的实习中,他经过CT扫描被确诊为肺癌四期的病人。卡拉尼什看过很多这样的扫描,但这一次却是自己的,作为病人,而非医生。穿着白大褂,坐在护士打开的电脑屏幕前,他上下移动着图像,就像被栓在了死亡的柱子上一样。

    36岁的年纪,患这种癌症的机率是千分之十二。卡拉尼什告诉我们,“是的,所有癌症病人都是不幸的”,他接着写,“但癌,还是癌,摊上它,真是太不幸了。卡拉尼什本身就是一位前程似锦的医生,我们都在猜测当一名医生罹患癌症的时候,难道他们知道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难道他们能得到及早治疗和试验药物,以及比我们更好的止痛剂?

    而这都是怀疑和猜测。

    事实上卡拉尼什的死跟大多数病人没什么两样:经过几轮失败的治疗后,病床上的监护器不得不撤除了,仅靠吗啡止痛,维持微弱的呼吸,直至失去意识。这个时候,按加利福尼亚法律,不允许医生协助死亡,所以,卡拉尼什在书中从未提到过加速死亡的问题。

    保罗.卡拉尼什与妻女

    卡拉尼什曾经在2014年1月,在《纽约时报》上写了一篇颇具挑战性的文章“多久我将离去?”。

    他这样描述自己的两难处境:

    “如果我知道还有几个月或几年,那么前面的路会很清楚。告诉我三个月,我只想和家庭在一起。告诉我一年,我得订个计划(写本书)。给我十年,我将回去帮病人治病。活一天算一天的想法无济于事:那一天我能干什么呢?我的肿瘤科医生只是说:‘我说不出确切时间。你得自己去发现什么东西对你最重要。’

    最终,卡拉尼什还是选择直面现实,开始着手于撰写《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他在书中追忆了自己的成长,他讲述意气风发的年轻时代,在文学中探寻人生的意义;讲述自己为了更进一步去感受生死,弃文从医。从医之后,他拼杀在与死神对抗的第一线,面对垂危的病人,用手术刀力挽狂澜。当然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而正是这样的时刻,令他明白医者的职责,有时不是去挽救病人的生命,而是做一个领路人,引导病人和家属,度过人生中的艰难时刻,以后还可以创造新生活。

    而中国一位文字同样具有震撼力的作家鲁迅,曾经在大时代背景下选择了弃医从文。鲁迅先生认为,医只能医身体,文则可以医灵魂。保罗的经历其实和鲁迅是不谋而合的。

    当自己被确诊绝症,他也无可奈何。医生和病人的双重身份,大概让他更自觉地承担起引渡自己的责任。他也经历愤怒和恐惧,却不为消极的情绪所恼,而是敞开心扉,对亲朋好友展示自己的眼泪,坦诚面临的困境,接受别人的帮助。为了让为了妻子不至孤独凄凉,和她生育了一个孩子,起名叫卡迪。卡拉尼什去世后,太太露西接过键盘,把他们在一起生活的各种碎片收集起来,写下关于她丈夫疾病,女儿卡迪的成长和她自己悲痛的追祷词,尝试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生活下去。

    保罗.卡拉尼什与女儿

    保罗根据自己对生死的亲身体验,通过回到自己挚爱的文学来去追问:面对死亡,是什么让我们的生命值得一活?

    电影《超新约全书》中,上帝的小女儿捣乱,以发送短信的形式,提前把每个人的去世时间昭告天下。结果可想而知。有的人惶惶不可终日,有的人有恃无恐尽情冒险,有的人则完全挣脱枷锁,做回想做的自己。

    而这些行为在保罗看来,大概都并非人生真正的好活法。他借自己的肿瘤医生之口,说出了一句真理: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或者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去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罗还是为读者们熬了“活在当下”的鸡汤。但他的“活在当下”,有着比常人高尚许多的内涵。

    我们都曾经做过那样的练习,即“把今天当成人生的最后一天来过,你会怎样度过”,或者“设想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三个月(也可能是三天或者一年等等),你有哪些愿望是一定要实现的?”

    我们大多数人把这个练习仅仅是当做一个练习或者游戏,过后便忘了,仍然在生活中持续我们的旧轨迹,甚至我们压根就觉得无常和生死离我们很远,根本不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这样的人难道是被蒙上了双眼,塞上了耳朵,看不到世界的真相吗?或者是因为恐惧不敢面对真相?

    我们每天都在赶赴那场最终的“生死之约”,每一天便离这个时间近一步,在思考生死,准备赴死的时候,才能真正知道我们在人生的每一天,哪些事情立即要去做,哪些是可以放弃不做,也许我们可以突破限制,去做一次冒险,发现真正的生活意义,这一生总算没有白来世上一遭。

    生命如花

    后记:

    最近突然开始关注起无常和生死来。

    我是不信佛的,也没有其他的宗教信仰,差不多是个无神论者。但是,有时候,我宁愿相信这世间有轮回,人有灵魂,在死后能够到达另一个极其安宁,愉快的地方,那个地方就是灵魂的故乡。

    无常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程,我们有时候必须面对生活际遇的种种变迁,生活地点的迁移,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理念的破碎重生,生活中重要人、事、物的转换。

    我一直以来的信念是相信生活中的变化,也自认为无惧于变化,从辞职离开体制,脱离稳定和规律的生活,到如今身处他乡,在30岁以后重新打造自己的生活,工作,人际,关系,情感都在变,而我的思想和精神也在变,甚至隔一两个月再去看之前的自己都觉的已经不一样了。

    而死亡是谁也避免不了的,当我还是个年幼的小女孩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每一个人有一天终将死去。

    死亡才是人生的结果,而你以为的财富的失落、名声的消亡,美貌的流逝,亲人的离去只不过有是人生的种种后果而已。

    当我通过阅读潘达舟的文章,通过阅读保罗的这本书,我看到死亡如此真切,人生鞥坦然了,逃不开这个定局,我更坦然了,我将更加热爱我的生活,也开始关心我的灵魂。

    最后附上小诗,17世纪英国诗人福尔克·格莱维尔十四行诗中的句子,也是《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开篇的节选:

    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

    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

    新人尚不可知,故旧早已逝去:

    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

    读者啊,趁生之欢愉,快与时间同行,

    共赴永恒生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斯人已逝堪回首,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jy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