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失眠,明明十一点钟就已经躺在床上,却到了凌晨两点还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呆呆的在黑暗中睁着眼,只听到老爸的鼾声,一阵一阵,像火车哐当碾过铁轨,又像是海浪噼啪拍打着礁石。总之,他在梦境的海域自在畅游,而我在现世的小床上拘束不安。
暧,看了看邮箱里的信件,还好,都已经及时回复过。于是闭着眼睛假寐,任由思绪翻飞一会,又想到了写作这事。
我常在想,人为什么会写作。或者说,人第一次抓起笔写下第一篇文章,都是出自于怎样的心情?答案可能很多,但我想,绝对不会出自于对金钱的追逐。
抱歉,我又在犯绝对化的错误了。至少对于我来说,是出自于小时候,从东莞回到湖南老家过年,第一次看见鹅毛大雪,纷飞后旋旋落下,遮盖住满地的泥黄,村人一脚一脚,在这雪地上踩出四通八达的鞋印,深深浅浅,重重叠叠。这让当时的我感到新鲜而有趣,于是匆忙从火炉边离开,拿出纸笔,用着最稚嫩的词汇,记载着最纯真的喜悦。
这是关于我写作的开篇,它像雪一般白,只是记载着一份喜悦的心情,带给我的,是一份不会褪色的回忆。
上学后,写作就变成了一门作业。
很幸运,小学到初中,我遇到的语文老师,总是会对我的作文,抱以最大限度的赞许。他们说我文笔不错,有思想有观点。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对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作文不错。我想,这可能跟我小时候的阅读脱不了关系。
小时候家里开了便利店,便利店除了卖些日常百货,还贩卖报纸。每天清晨,我爸自己会打开一份,等他看完,就递给我。那时的报纸好像是四张八版,我记得好看的故事类文章,好像常在第三张刊登。不知道有没有记错。
说来忏愧,我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努力回想那些报纸上的内容,但那些记忆太遥远太琐碎,我怎么也拼凑不出一件完整的事件。但我还是相信,正是小时候看过的那些文字,才让我上学时的每次写作,都比较轻松。
这时候,写作是作文本上的分数,带给我的,还只是一份学业上的肯定。
高一时,总是很难快乐起来。成绩不好,不善交友,不爱谈笑,又身处一个混乱的班级。除了两三个宿友,基本上没有几个说得上话的同学。每天最不喜欢的,就是下课的那十分钟,当别的同学都在交谈打闹,我却只能装睡。你懂那种感觉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好孤独,好无聊啊~于是时常用生活费跑去学校的书店里,买来许多的故事杂志。生活费总有用完的那一天,几本故事杂志也总会看腻,干脆,就自己写故事给自己看吧!
我记得那时我写的,差不多都是什么“桃子仙童”、“鼠郎报恩”之类的故事。俗套的情节,糟糕的文笔,现在读起来当然是幼稚好笑,算是一段黑历史。
这时候,写作是几本故事书,带给我的,是孤独的远离。
高二,经人介绍去到了某个文学网站上,开始了小说连载,很幸运,意外的签约了。可能是当时那个文学网正处于初步发展期,急需要作品。否则,以我当时的水平,那一本讲述“术者天师”的小说,是根本达不到签约条件的。
签约是会有稿费的,虽说不多,每月上交三万字,全勤二百块。这段签约时间不长,因为我还有学业要继续。
这时候,写作是网站上的几个数据,带给我的,是低廉的稿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