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涅槃百年后的印度,崛起了强盛的孔雀王朝。其国君主阿育王不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修建了一座富丽雄伟的宫殿,还从各国找来许多画师,为宫殿的墙壁作画。
几个月后,来自各国的画师都已作画完毕,只剩位在罽宾国北方的一个小国的画家还没有到。这位画家由于路途最远,所以当他千里跋涉抵达皇宫时,整座宫墙早已画满各式各样的画,只剩大门边还有五尺宽的壁面留白。
画师一边看着这些作品,一边思索著作画的题材。忽然想到,来皇宫的途中,经过一座小城,城中莲花池边有一位相貌庄严的女子,气质出众,堪为皇后!画师左思右想,决定在墙上画下这名美丽女子的倩影。
一天,阿育王在进殿前,一眼就看到墙上的那幅美女图。国王问身旁的大臣说:“这幅画是谁画的?赶快去把他找来。”于是大臣找到那位画师,将他带到阿育王面前。阿育王问画师:“你画中的这名女子是真有其人,还是虚构的呢?”画师便将途中见到那名美女的经过向大王报告,阿育王听了非常高兴,马上派使者去请那名女子入宫当皇后。
使者来到这名女子的家后,将阿育王的旨意转达给她的父母。父母听了,不但没有欢喜,反而显出为难的表情。原来,两国距离遥远,使者花了三年的时间,才抵达该国,而女子已在这段时间嫁为人妇。不知如何是好的二老,来到女儿的夫家,将这件事情告诉女婿。女婿是一位三宝弟子,他心想:“人生最危险的事,莫过于财宝和美色,若不从命,必定招来杀身之祸。”便同意让使者将妻子带回皇宫。
女子成为皇后后,有一天,阿育王送给她一束花。皇后捧着花,闻着花香,突然哭了起来。阿育王感到困惑,问她为何如此伤心?皇后为难地回答:“您先赦免我的罪,我才敢说。”阿育王答应后,皇后接着说:“这花的味道和我前夫身上的味道很像,使我忍不住想起他……”阿育王听了很生气,责骂她:“你现在已是尊贵的皇后,怎么还在怀念过去的事?”心怀怒气的阿育王,即刻派人去找她的前夫,想知道他是否真如皇后所说,身上会散发出香气。
没想到,皇后的前夫在送走妻子后,了悟欲望的过患,就告别父母,出家修行,而且还证得阿罗汉果。于是,使者来到精舍,表达阿育王的旨意。修行人问使者:“我一无所有,为何国王想要见我呢?”使者回答:“国王想要供养您,所以请您到皇宫去。”修行人只好跟着使者去复命。
阿育王见到修行人后,发现他的身上果然散发香气,而且比莲花还要清香。但阿育王还是不相信,认为他一定是身涂香油才会如此,所以不但请修行人洗浴身体,还派人以厚布捆绕其身。没想到这样做,反而使修行人身上的香气更盛,这时阿育王才相信皇后说的都是真的。
阿育王问修行人:“为何您有这样殊胜的果报?”修行人因为已证得阿罗汉果,了知过去宿命,说道:“我前世为婆罗门。一天,在路上远远地看见有人在开示佛经,便心生欢喜,合掌赞叹,并且烧了少许的香以作供养。因为这样的功德,所以不仅身有香气,今生也因此福德,得证阿罗汉果。”
典故摘自:《众经撰杂譬喻经.卷二》
省思
赞叹他人,亦是在庄严自心佛土,因为在赞叹过程中,恭敬是身业、尊重是意业、赞叹是口业,身、口、意三业清净,便具足无量的善法!而三宝是世间无上的福田,为众宝所生之处,故赞叹三宝,不仅能使佛法流布、久住,亦能使世人亲近三宝、听经闻法,功德不可思议。
【原文】
众经撰杂譬喻经卷上
(四一)
昔佛涅槃后百年。有王名阿育。大憍奢作殿舍纵广十里。皆召诸小国画师。画师至各随意画作种种形像。罽宾北有一小国最远。送一画师后到。观壁上屋表里尽画遍。唯有门颊边五尺未画。复至仰观视诸物不知复作何物。自念我始来时过一小城。城边有池。池有莲华。见有一女端正姝好有相可中天下母。思惟已便画作城池莲华及女像讫。王至殿未入。便见此画。问谁画此耶。曰后来画师。即问汝见形作也虚作也。曰见而作非虚。王问汝为如形像作也为使好乎。曰不使好如其形耳。乃相知此女中天下母。便遣使者索娉为皇后。使者受命迳往其国。见女父母谓言。王索贤女为皇后。女父曰。嫁当奈何。便谓诣女夫家语。王使我索此女。道远三年乃到。云卿已取王者至尊。卿不宜惜也。当时与王。此夫是优婆塞。自思念人以财色危身。若不与者或能治人。便以妇与使者。去还到白王。王见大欢喜。即拜为皇后。得好华便悲啼。王问何故啼。后曰王赦我罪当说耳。王曰为说。后曰。此正似我前夫香。以故啼耳。王恚曰。汝为天下之母。故复念贫贱。汝是老妪当应治之。旨遣使者往录其故夫知为香不。若不香者故当治之。使者往问其家人。家人曰。此贤者失妇已。便报父母。行作沙门得阿罗汉道。使者诣佛国中语言。王欲见供养道人。道人曰。我亦无所有。复见我为。使白言。王欲供养道人。道人随使去到白王。王见道人。道人身香甚于莲华。王曰。此人以香涂身。但作热汤浴之。香又更甚。复以缯其身。其身香转倍。王乃信之。问道人何缘得香乃尔。愿见告示。道人语王。吾前世时为婆罗门。行遥见人说经。我叉手欢喜一心称赞菩萨。兼以少香烧以供养。故令得福遂至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