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儿子一起听讲座
儿子酷爱三国历史,从读《三国演义》到听《谢涛讲三国》,着实痴迷。
周六,和儿子一块到洛阳市图书馆听了一场为时两个小时的历史讲座。管签到的老师看到一个八九岁的小学生也来听讲座,颇感惊奇:“小同学,你知道今天讲什么吗?”“刘秀,东汉的开国皇帝,我喜欢三国历史,对今天的讲座也很感兴趣。”儿子的回答行云流水,轻描淡写。
主讲老师是来自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吴涛副教授。吴教授,精通汉晋历史,《刘秀、洛阳、东汉与中国》讲座可谓轻车熟路,可以看出,吴教授做了充分的准备,两个小时的讲座,选材十分精当,讲座内容自然是精彩纷呈。
第一部分:走进刘秀。从刘秀出身讲起,到起兵、称帝、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在讲到刘秀出身时,吴涛教授说刘秀只是南阳的一个土财主,少无大志,其人生理想就是“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当时当时我就感到疑惑:一个少无大志的土财主,是如何登上皇帝宝座的?执金吾究竟是个什么官职?回家后立即查阅资料。《后汉书》记载: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又百度执金吾这一官职:执金吾(yù),西汉末年时率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的官员。本名中尉。其所属兵卒也称为北军。执金吾,位同九卿,是守卫皇城的北军的最高统帅,类似今天的中央卫戍部队司令。对于一个没落皇族,一介布衣的刘秀来说,当个执金吾也算不上胸无大志。另据汉末应劭所著《汉宫仪》记载:“执金吾缇骑二百人,持戟五百二十人,舆服导从,光满道路,群僚之中,斯最壮矣。世祖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刘秀感叹“仕宦当作执金吾”的原因是“群僚之中,斯最壮矣”,就是说文武百官之中,谁的声势也不能同他(执金吾)相比。故感叹说:做官就要做执金吾这样的官。可见,刘秀在少年之时的感叹完全是因为他看到执金吾“车骑甚盛”。又怎么能因此推断刘秀少无大志呢?
吴涛教授讲到,韩信死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儿子对我低声说:“这不是范蠡对文种说的话吗?”后百度知:最早确实是范蠡说的,韩信在临刑之前也发出了:“绞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慨叹。刘秀和其先祖刘邦比起来要仁慈多了,他只是剥夺了功臣的军权,而没有赶尽杀绝。回家的途中,我和儿子交流:“刘秀对待功臣和后来的哪个皇帝相似?”“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儿子脱口而出。“刘邦又与哪个皇帝同类?”儿子思考了一会儿说:“越王勾践。”“后世哪个皇帝又与刘邦同类?”儿子摇了摇头。“一个出身也很卑微的皇帝。”我提示道。“我明白了,朱元璋也是滥杀功臣,二者同类。”儿子恍然大悟。
听讲座,对于专家学者的观点,我们自然会认同一部分,但也不是照单全收,也要学会质疑,进而从某一个疑点出发,去考证。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们的知识面得以拓展,我们对某一事物、某一理论自然会有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认识。
讲座的第二部分:洛阳历史地位的奠定。太史公司马迁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河洛地区,产生的河洛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夏商周的都城基本都在洛阳。洛阳更是十三朝古都。
讲座的第三部分:东汉王朝与中国。吴涛教授认为:东汉定都洛阳,中国才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大一统。传统的史学观点是: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吴涛教授则认为,秦朝历史很短,被灭的关东六国百姓对秦根本就没有归属感。西汉建国时,刘邦本来准备定都洛阳,后来有大臣劝说:关中地势优越,易守难攻。刘邦权衡利弊,架着马车跑到长安县,新建了一个都城——长安。西汉时期的关中与关东是对立的。东汉定都洛阳后,天下百姓逐渐对汉有了政治认同、心理认同、文化认同。以儒学为首的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汉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汉民族的形成构成了后世中华民族融合的基本框架。以上内容是吴涛教授的基本观点,由于本人历史知识的欠缺,对于这些观点没有进行考证。从文化认同这个角度看,吴涛教授的观点不无道理。
这场讲座总体上是比较成功的,能容纳二百余人的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听众或认真记录,或静心思考。讲座的成功得益于吴涛教授渊博的学识,扎实的专业功底,精心的准备,标准的普通话,流畅的、抑扬顿挫的语言表达。吴涛教授被评为洛阳师范学院“最深欢迎的老师”称号,当之无愧。
和儿子一起听讲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