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是不少人在成长中养成的一种思维习惯。
小时候,孩子看小人书、看电影的时候,总爱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呢?”在孩子的意识中,这个世界上的人,如果是好人,就是可以接近或信任的人;如果是坏人,就是坚决不能理睬的人。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不好不坏的人。大人们也是时常将“好人坏人”挂在嘴边。“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是一种绝对化的思维模式,这种简单、机械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和身心健康。高考落榜的学生说:“我没有考上大学,我的一生就要完蛋了。”在职务竟选中失利的处长说:“我输掉了竞选副厅的机会,今后我再也不会有发展前途了,一切都归零了。”非黑即白的思维的人一遇见挫折,马上就会产生彻底失败的感觉,随即丧失的就是自信,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不具备任何价值。在面对爱情、婚姻和事业方面,“非黑即白”者会用“绝对两分法”来区别天下的人与事:爱情不是快乐,就是痛苦;男人不是百分之百的好,就是百分之百的坏;“好人”做不出坏事,而“坏人”就是专做坏事;如果不能达到自己制订的“完美”标准,就觉得自己“完全”失败了。但是在生活中,很少是绝对的非此即彼。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优秀或绝对的愚蠢;也没有一件事情是绝对的完美和绝对的糟糕。亨利‧比群说过:“当一个人标榜他已做到十全十美的地步时,他的容身之处就只剩两个地方:一个是天堂,另一个是则是疯人院。”我们不少人都存在着“要么这就是一切,要么什么都没有、都不是”的思维方式。这种非黑即白的绝对是非分明的状态,是婴儿在3个月之前所必然处于的状态。
02
现代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孩子在1岁前有两个发展阶段:
从出生到3个月大,这时的婴儿处于“偏执—分裂”状态。他无法处理妈妈既好又坏的事实,于是使用分裂的心理机制,将心里的妈妈分成两个部分:绝对的“好妈妈”和绝对的“坏妈妈”。相应地,他也将自己分成两部分:绝对的“好我”和绝对的“坏我”。
从4个月大到1岁,这时的婴儿处于“抑郁状态”。他越来越明白,妈妈的身上同时具有好与坏的部分,而他自己也是既好又坏。这个发现会令他感到一些悲伤,但在这种悲伤中他有了一个巨大的进步——原来强烈的要么爱要么恨的单一情感被更丰富、更细腻的情感所替代,并因而具备了整合能力,能接受自己既好又坏的事实,也能接受妈妈既好又坏的事实,这是宽容的最初来源。
一个正常的妈妈,在大多数情况下,对自己的孩子而言是“好的”,能满足婴儿的需要,帮婴儿达成他的愿望。但在少数情形下,她对自己的孩子而言是“坏的”,会忽略婴儿,拒绝婴儿的亲近,阻挠婴儿的愿望实现,甚至会主动攻击婴儿。
完美的妈妈不存在,关键是“好的”部分要足够多,能做到这一点的妈妈便是“足够好的妈妈”,她能给予孩子“足够好的养育”。在生命最初的3个月得到了足够好的养育的婴儿,会顺利地从“偏执—分裂”状态发展到抑郁状态,从而具备最基本的宽容。
然而,假若婴儿在生命最初的这3个月没有得到“足够好的养育”,或者说妈妈做得不好的地方太多,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停留在“偏执—分裂”状态。他会一直使用分裂的心理机制,容易偏执地看待事物,要么将其视为理想的好,没有一点缺点,要么将其视为绝对的坏,没有一点优点。
03
为什么我们怕黑,怕鬼?
“好妈妈”会让婴儿感到快乐而温暖,并且令婴儿持有“别人爱我,是因为我好”的天然自恋。“坏妈妈”则会令婴儿陷入一个两难境地:他想离开妈妈,但做不到,因为这意味着死亡。
分裂的心理机制可以帮婴儿一时脱离这个两难境地。使用分裂机制将妈妈分成“好妈妈”和“坏妈妈”后,婴儿会将“好妈妈”投射到妈妈身上,而将“坏妈妈”投射到鬼和黑暗上。于是,婴儿对妈妈反而更依赖,但对鬼和黑暗极其惧怕。
通过将对“坏妈妈”的负性情感转嫁到鬼和黑暗上,婴儿避免了和妈妈疏远的危险,可继续保持对妈妈的依赖。
当然,如果“坏妈妈”的部分实在太重,“好妈妈”的部分实在太轻,那么孩子很小就会表现出对妈妈的敌意来。
一个单亲家庭的小男孩强仔,在他约1岁刚学会走路时,就常“走丢”——他会乘妈妈不注意的时候连走带爬地远离妈妈。上学后,这个孩子会很早就离开家,因为他总是绕很远的路去学校。放学时,他同样会绕很远的路回家,这样可以很晚回家。
心理医生问妈妈她是怎样对待孩子时,她的回答是,她每天都会频繁地骂他打他,有时还会把他绑在家里。这个妈妈做得如此糟糕,以至于强仔都不必太使用分裂机制将“坏妈妈”投射到鬼上了,而是一有能力就不断地试图逃离妈妈。
除了把内心中的“坏妈妈”形象投射到鬼上,一个孩子还会将“坏我”投射到鬼上。一个人很怕鬼,往往意味着这种投射很强烈,也即他心中的“坏妈妈”和“坏我”的部分很多。
所有人的养育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分裂,所以大多数人都有怕黑和怕鬼的一面。不过,如果意识到自己究竟怕的是什么,这种惧怕就会减轻很多。
X一直极力强调,她的家多么团结,而她父母是何等完美,尤其是她的妈妈,实在是太理想了。不过,她特别怕黑、怕鬼、怕孤独。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去看了几个月的心理医生后,她开始直视她家庭的真相:父母不和,妈妈对她控制欲望太强,而且妈妈脾气很不好,她小时候常常被妈妈丢给邻居带……
有一天她忽然间想起,小时候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的时候,她会忍不住想:如果妈妈突然变成鬼了,那该多可怕。想起这一点后,她对鬼的惧怕突然消失了大半。不仅如此,她还一下子明白了自己另一个问题:她对高领的衣服过敏,尽管她的脖子很长,但一穿上高领的衣服,她就有强烈的焦虑感,有时还会有窒息感,就好像有什么力量在掐着她纤细的脖子。
现在,她明白,令她有窒息感的不是别人,而是有强烈控制欲望的妈妈。其实,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时,有时她会幻想:妈妈忽然变成了鬼,过来掐她的脖子。想起这种幻想后,她对高领衣服的过敏也消失了。
04
鬼故事是儿童的成长需要
儿童将“坏”的东西投射到鬼故事上,于是他的分裂变弱了,重要的关系得以保护。
童话故事也有同样的作用。例如白雪公主、狼外婆和灰姑娘等童话故事多有这样一些共同特征:亲母已经去世,但很少具体交代是怎么去世的;后母绝对邪恶;父亲在故事中一点重要性都没有……
这是处于“偏执—分裂”状态的婴儿的幻想世界:好的—亲生妈妈绝对好,坏的—后母绝对坏。并且,对于这一阶段的婴儿来讲,父亲的确是没有什么重要性的。所以,童话故事对儿童的重要性并不是“教育”,而是通过这种绝对化的世界来转移他们内心的强烈冲突。鬼故事也不是根本不该存在的糟糕事物,其实也起到了保护母子关系的作用。
不过,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绝对化的童话故事的魅力越来越弱,而更为复杂的童话故事开始更加吸引他们。譬如宫崎骏的《龙猫》《千与千寻》《风之谷》和《空中之城》等作品,就是比较复杂的童话故事。
在《白雪公主》等绝对化的童话故事中,善良势必战胜邪恶,邪恶的后母一定会死去,但在《风之谷》这样比较复杂的童话故事中,出现了善与恶同时具备的人物。
这就是4个月到1岁大的健康婴儿的内心世界了,他们开始意识到,妈妈和自己身上都是兼备好与坏,“好妈妈”和“坏妈妈”原来是一个人。于是他们不会再幻想必须消灭“坏”,因为那一定意味着同时消灭“好”。他们开始懂得必须尊重“坏”的正常存在,因为允许“坏”的正常存在,“好”的东西才能得以保留。
尽管婴儿的抑郁状态会一直持续到1岁左右,但许多心理学家发现,最初6个月的母子关系的质量是具有决定性的,堪称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6个月。如果这6个月的母子关系是足够好的,那么一个婴儿便会发展出基本的宽容和信任。有了这个基础,以后他起码会是一个善良的、有同情心的人,而没有这个基础,他就会一直在极端的“好”和极端的“坏”之间挣扎。
所以,对于越小的孩子,需要的爱和耐心越多,而不是相反。
05
过于偏执的理想化背后藏着的都是严重的分裂,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几乎所有英雄都是“高大全”式的,只有优点没有缺点,而所有的坏蛋都是坏到底,只有缺点没有优点。当我们这样做时,可以说,我们都处于一种集体幼稚状态。当然,每个家庭、每个人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解决之道:通过宽容整合“好”与“坏”
假若一个成年人内心中有了严重的分裂,总是持有非黑即白的观念,该如何改变这一点呢?
首先是要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分裂。
例如X,当她意识到怕鬼是怎么回事,她的惧怕就减轻大半了;当她意识到对高领衣服的过敏是怎么回事,这种过敏就可以基本消失了。
其次是接受。
意识到问题的本质后,X对妈妈会有强烈的愤怒。要接受这种愤怒,允许愤怒在心中升起,但不必将它宣泄在妈妈身上,这种宣泄没有价值。最后则是宽容。宽容既是对养育者的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
如果内心的妈妈是严重分裂的,那么,一个孩子的人格也是严重分裂的。这两者总是如影随形。譬如X,意识到真相后,她会先有愤怒产生,这很正常。但当她去认识母亲的人生时,她发现,母亲已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了她尽可能好的照料了。母亲没法给她更好的照料,这有时代的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妈妈自己的童年也很不幸。
最后是原谅。
发现这一层真相后,X原谅了妈妈。原谅妈妈“坏”的部分后,她内心中的“好妈妈”和“坏妈妈”便出现了融合,她婴儿时没有完成的工作,终于可以在现在完成了。接受妈妈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事实后,她与妈妈会相处得更加融洽。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