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得是崔玉涛的解读带孩子看病中的N种细节。
一、孩子生病意味着什么
生病的过程是机体在受伤的时候同时促进机体机能的提高。家长在讨厌生病的同时要寻找到机体受伤和促进机体机能提高的平衡。
二、孩子生病后家长最希望什么
孩子生病后,家长肯定希望孩子尽快好起来,但是家长应该怎么做呢?从三个方便讲述:
1、如何向医生提供病史
1)疾病过程回顾:告诉医生发现生病的时间,而不是觉得生病的时间,真正生病的时间是判断不出来的。不要去推理生病时间,比如应该是什么时候不舒服的。家里有没有类似情况,比如家里有没有人感冒;有没有过敏史。告诉大夫孩子最不舒服的地方,比如因为孩子以前半夜从不哭闹,昨天晚上哭闹,然后发现发烧了。要如实描述,不要感情化渲染。
2)简单明了记录:数量化记录,比如发烧到底多少度;最好用电子体温计测腋下,如果用耳温枪,必须把耳温枪完全塞到耳道。拉肚子的,用手机拍照,给大夫参考。
持续化记录
书面化表达:把孩子的情况书面记录下来,这样医生看的快,了解的多,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利用率更高
3)症状变化的过程:是不是给孩子吃药了,吃完药后的情况等等。告诉医生吃的什么药,记不住药名用照片,这样医生能知道吃的药是否合适,是否继续吃或者换药。
4)叙述症状得当: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
5)一般症状的变化:吃喝大小便都代表了孩子的状况。
2、医生做什么
1)询问病史
2)查体、化验:查体是根据病史相应的检查,不是全面检查。根据查体和病史化验。然后出诊断结果。不是药开的越多越好,一定是恰如其分。
3)诊断:注意问医生什么时候复诊。复诊找同一个医生,保持诊断治疗的连续性。
3、怎样理解医生的治疗方案
1)最佳治疗:应该是适宜治疗而不追求速度,却对孩子机体有损伤。
2)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不要为了快速治疗使用输液
3)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家长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不要一味要求新药,重要的是对症,明确吃这个药的作用和目的。
4)症状变化和疾病过程:比如发热的变化,咳嗦变成腹泻
5)治疗方案和依从关系:所谓孩子不吃药,其实还是家长觉得孩子可以不吃 这种药,所以要选择一个认为放心的医生或者医院看病,然后完全按照医嘱就做。依从性在于家长而不是孩子,但如果孩子的表现和平时完全不一样,比如一输抗生素的时候孩子就像疯了一样,有可能是孩子不舒服,比如抗生素过敏。
三、如何关注愈后
病的恢复一定是需要时间的,不能很快就完全好。很多时候是不需要持续不断的用药的。
四、营养与疾病治疗
生长发育靠营养,疾病治疗靠药物,营养支持增疗效,药物营养齐奏效。如果孩子就是喝奶就能有足够的营养支持,就不需要加辅食。营养的添加要和大夫沟通,不是简单的觉得怎样就怎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