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一直很喜欢庄子,《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林光华他的学说源自老子但又很美很富有想象力,之前我还连载过一个专栏《夜读老庄》,今天读这本书感觉更接地气,结合当今社会人的精神和行为做了解读。篇幅有限,仅分享前三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的阅读体会。
——逍遥游
01.逍遥有3个基本精神:①.真实不装②.追求自由③.超越名利,说实话这挺难的,境界很高,但也并不是不能落地,比如在社交上就可以真诚交流又保持距离,不是带着功利目的交友。
02.鲲就是鱼,变成鹏是因为完成了转化蜕变,这需要转变心态提升认知,持续积累和努力,光有转化的智慧还不够,关键你要等一个大势,现在通常用“时代的红利”这个概念。
03.逍遥是要提高自己的人生格局,不和同类作比较,而是从更大的空间和更长的时间维度去思考,人与人的境界不同也正因为此。
04.鲲化鹏本质上是思维的突破,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是,鱼不自由那就换个更大的海域,而庄子认为鱼不自由那就变成鸟得了,长出翅膀直接脱离大海,从二维到三维。
05.很多东西换一个领域就能获得更大的功用,比如庄子说的冻疮膏,有的人只能用来给人洗衣服(防止手开裂),而有的人将膏药配方买来帮助吴国在冬天水上交战中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
06.作者借钟泰先生《庄子发微》中对逍遥解读,将逍遥作“消摇”,意为消除一点欲望,心才能摇动起来。甚至日本山下英子的著作《断舍离》都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讲的不是家居而是人心。
——齐物论
01.齐物的齐指的不是相同,而是相通性,天籁、地籁其实指的是音乐的本质是个体性,是每个人独特情感和阅历的表达。
02.辩论其实就是将自己的偏见扩大,而不是去融合对方的观点形成新的观点。类似成才重要,还是成功重要,当然两个都重要。
03.语言特别珍贵,它不只是个工具,而且是我们的存在方式。你说着什么样的语言,用着什么样的语言,就说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这里说的语言是一种思维体系和思维方式,比如儒家和道具都是语言,分别代表君子和自由的存在方式。
04.一切有对,没有什么不是阴阳。相对,但非对立。就像手的正面与背面,它们是切分不开的,合为一体的。没有“二” ,只有“一” ,“二”只是表明它们的位置不同。女性如果很强势就得了“女汉子”的称号。
05.比较,就是对他人标准的妥协。什么是财富,什么是美貌,这些都是他人制定出来的标准,让很多人趋之若鹜。你开始与别人比较时,就输了。这就是视野的问题,越是站在远处、高处,整体地看人,感受到的就越是相同,而非不同。
06.我们得逃出别人的尺子,定得住。知道什么是内在的,什么是外在的。庄子对生的各种名利、各种标准的不执着,不是享乐主义,不是无所事事,更不是消极,相反,其实是时时都有准备,面对无常。
——养生主
01.庄子在养生主的开篇就唱了反调,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其实这里说的知识不是真知识,是术不是道,真正的知识是需要实际运用的,不是用来应试和标榜博学的。
02.庄子用庖丁解牛来比喻用心入世,刀之所以用十几年都像新的,就是因为一切恰到好处。用什么样的心应对处处都有障碍的社会?那就要把心修到没有厚度,圆融无碍,事事都能从大处、远处想明白,这样就游刃有余了。游起来,就逍遥了。
03.庄子讲了只有一只脚的人,是天生的,目的不只是在讲身体的残疾,是要讲对自己的独特性是否有勇气去面对和接受。你长得和别人不一样,无关乎美丑,只是不一样。接受不同,想办法去弥补弱点,找到自己的强项。
04.庄子讲了个野鸡的故事,野鸡就应该在野外这是天性,关笼子里虽然不缺食物精力旺盛,但有违天性。我小时候家长总让睡午觉,我总是装睡然后父母睡着了就偷偷溜出去抓知了和小伙伴玩。小时候野就是不喜欢被束缚,长大了慢慢的就慢慢妥协慢慢麻木,也就对自由不敏感了。
05.养生的关键,是尽可能做适合你的事,你喜欢的事,符合天性会更快乐。在你哪怕有一点选择余地的时候,选择符合天性的事去做,比如培养兴趣,发展第二职业等等。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