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读丨井蛙共振

一读丨井蛙共振

作者: 难得清明 | 来源:发表于2024-07-04 10:13 被阅读0次

与“信息茧房”“孤岛效应”“数字鸿沟”等相联系的,是“井蛙共振”。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曲士不可以语于道。“井蛙”,当然不是个好词。

多年前,人们津津乐道于互联网抹平了各种壁垒,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平,诸如“网络冲浪”“信息高速公路”之类的词语,就映射着人们奔腾的豪情与好奇的心理。但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过载带给人的疲惫也随之而来。

此时,网络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密切注视着你,窥探着你。通过越来越智能化的算法推荐,精准推送,让许多人沉浸于偏食、偏听、偏信的“过滤气泡”中。有源源不断的悦耳之声,谁还耐烦听那些刺耳的声音?对胃口的东西取之不尽,谁还想去尝试其他味道?于是,“茧房”和“孤岛”便形成了。

互联网原本想让那些井底之蛙看看井外的世界,然而,井底之蛙却借助网络,找到了更多的同类。他们彼此打气鼓劲,相互支持肯定,观念和意识逐渐固化偏激,共同提高聒噪的声量,根本不愿意去了解井外的世界,反而让井口更加狭窄。这就是“井蛙共振”,它将噪声不断放大、扩散,使之具有越来越强的破坏性力量。

因此,一些极度反智、偏狭的论调,却能不断被炒作。动辄便要起诉某人、打倒某人、抹黑某人,在“共振”中,存在感和成就感不断膨胀,进而陷入恶性循环。个中还有某些伪装的“井蛙”煽风点火,企图借此收割流量。

潜移默化中,不少人由最初被动地接受推送、筛选,逐渐发展为有意识地过滤、屏蔽。因此,必须保持警醒,提高思辨能力,保留一条“破茧之路”。


https://mp.weixin.qq.com/s/4ZhCksrdRKB9B6GErtZp8A

相关文章

  • 井蛙

    青蛙坐井观苍天, 忽见彩虹忽见雹。 臆想阳光照井底, 难测井深与天高。

  • 井蛙

    现实让这只蛙不断滑入井底,蛙抬头望天,不甘做井底之蛙。 爬出井底,哪怕伤痕累累;跳出井锢,哪怕困难...

  • 井蛙

    by 薄凉七夜 大三快结束了,周围的同学已经开始各种前途的规划,出国,工作,读研。这是个很让人烦的人生阶段,因为不...

  • 井蛙

    从前有个池塘,池塘边有口井,井里生长着一群蛙。有一次,天下了几日的暴雨,水淹没了那口井,井里的蛙游出了井外。 晚上...

  • 井蛙

    01 现在每天晚上的小公园运动又多了一项乐趣——听蛙声。 这蛙声非比寻常,它不是散在四野里,也不是躲在草丛间,而是...

  • 井蛙

    诗和远方都想要,现实和理想不一样。社会生存压力太大,解决的方法太少,怎么想都走不出井盖那么大的圆圈。

  • 井蛙

    “井底之蛙”的寓言出自《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小时候我有一个邻居,姓熊。他家儿子比我大...

  • 井蛙

    心里藏着一口井 偶尔愿意做那只青蛙 天气变化 井水高低起伏 一片浅蓝色的口 风调皮地路过 吹出响亮换季讯息 告诉我...

  • 《井蛙》

    误入世俗地 砥砺三十年 偷闲举头望 还是井中天 我以为的海阔天空,不过还是井蛙之见。 我身处的井蛙之见,就是一片海...

  • 井蛙

    在林下玩跳步 在溪水边玩畅游 还会拥一片荷叶入睡 梦里全是荷花的香味 曾被鸡追着跑 也在鳄鱼嘴里逃脱过 还跟蛇斗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读丨井蛙共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vi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