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贫穷不值得感谢,但这碗鸡汤你一定要干了

贫穷不值得感谢,但这碗鸡汤你一定要干了

作者: 赖赖妈 | 来源:发表于2018-07-31 17:28 被阅读0次

原创:微信公众号: 赖赖养成记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寒门真的难出贵子”?

老实说,这个问题已经没什么争议了。

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大,家境好的孩子,得到的资源更多,考上好大学的概率也更高。

更主要,大学毕业后得到的资源和支持也更多,更容易成功,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我身边也几乎都是这样的例子。

有人在网上贴了一段话:

“进清华以后第一节社会学概论课上,老师让我们每个人填了一张问卷。

上面有两个问题是:

“你父母亲的职业?”

“你上大学以前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

问卷收上去以后,老师对我们说:

“在座的各位能考上清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你们的父母。”

我赞同老师的话,因为这代表了大多数事实。

但说实话,这种论调听多了后,人会有一种对现实的无力感。

比寒门更可怕的,是失去向上奋斗的勇气。向上走很难,但向下滑很容易。

对每个个体来说,出生无法选择,个人唯一能把握的东西:努力,被弱化到不起眼的地步。

这两天人民日报报道了一个新闻:河北农村女孩王心仪以700多分的总成绩考上北大。

其实农村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的每年都有。这个孩子被大家关注,是因为在网上写了一篇文章:“感谢贫穷”。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认真看过这篇文章,认真看过关于这孩子的采访。

新闻出来的时候,网友们都很友好,祝福王心仪的很多,看了很暖心,尤其是最近全都是糟心的负面新闻,能听到点儿窝心的新闻已经很不容易了。

王心仪的文章,好多地方给我印象很深,她感谢贫穷,感谢磨砺,但我觉得她最该感谢的,是她的父母,尤其是她妈妈。

王心仪有个很棒的妈妈。

现在都爱说父母的高度就是孩子的高度,父母需要多努力。

说的好像以前的父母从来没努力过一样,好像每个人都能通过努力改变什么一样。

但人大多数人死撑着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很多人只是努力保持活着,就已经花光所有力气了。”

王心仪外公外婆常年有病,妈妈身体也不好,爸爸收入微薄勉强糊口,家里孩子又多,这样的家庭环境,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无法体会。

其实即使是现在的农村,女孩子也不是个个都有学上。很多家庭都早早就让女孩辍学去打工。

在网上我看到一个很正能量的评论:“王心仪妈妈很有智慧,在那样的条件下,还努力供王心仪一个女孩读书。”

王心仪比较幸运,遇到了一个好妈妈。

投胎真的是个技术活儿。

前段时间队友前老板生了老二,是个女儿,队友老板发朋友圈时很兴奋:“真是个投胎小能手”。

这话一点不假,投胎在上海的富裕家庭,人生一打开就是easy模式。

而对于农村的女孩子来说,读不读书,嫁不嫁人,打不打工,全靠运气。

很明显,王心仪运气很好。

王心仪提到两个小细节:

“同学笑我穿的衣服破,我哭着跟妈妈说,妈妈只说了一句:“不要理他,踏实做事就好””

“我来自一个对教育和知识充满执念的家庭,母亲说过,这是一条通向更广阔世界的路。

她让我比别人更早一年上学,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攀比心理,而是她盼望着我更早摆脱蒙昧和无知。”

虽然没有大城市高知家庭的环境,但是她有一个好家庭,一对好父母。

孩子怎么样,看父母就知道了,同样,父母怎么样,看孩子就知道了。

相信读书改变命运的人很多,但是能培养一个北大学子的父母,一定不会很简单。

最近有一部纪录片《出路》,讲三个不同家庭环境的孩子:

十几岁就辍学嫁人的深山女孩马百娟;

复读三年终于考上大学走出农村留在城市改变命运的农村男孩徐佳;

出生在北京中产家庭,不爱读书辍学闲逛,有无数选择但始终没有人生目标的北京女孩袁晗寒。

前两个故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不愿意再听了。但是袁晗寒的故事,确实还挺让我大跌眼镜的。

袁晗寒的爸爸从事房地产行业,妈妈在电视台,北京的家是前面有竹子,后面有游泳池的别墅。从小学画画,学钢琴,学跳舞,精英阶层孩子的普遍路径。

只不过,袁晗寒没有顺理成章的考上清华北大或者中央美院,而是因为留级次数太多而不得不提前退学。

关于这部纪录片,网上无一例外一边倒的在说:“父母越不努力,孩子越没出路”。

我看不尽然。

没有谁不努力。

马百娟的家人都很努力,但是所有的力气都用来努力活着。

徐佳的父母很努力,他父亲拼上性命,临死前交代:“爬也要让孩子读书”。

而袁晗寒的父母我相信非常努力,否则不会在北京有现在的社会地位和资源给袁晗寒提供无数的选择。

努力是值得鼓励,但眼界更可贵。

不是你努力给孩子提供一切,孩子就一定会变得有出息。

我不能说袁晗寒的教育或者人生就一定失败,袁晗寒未必能代表她那个阶层的普遍现象。

但至少能说明某一方面。就像袁晗寒妈妈后来说的,如果她们家在二线城市,她死也要让孩子死在学校。

除了眼界,作为普通家庭来说,我觉得“寒门难出贵子”这类言论,听听就好。

现在只要谈教育,就必提寒门难出贵子,只要谈高考状元,必定离不开:“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通俗来讲,就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类似的论调。

(澳门赌王何鸿燊的儿子何猷君,参加2018最强大脑大火)

但大学里不全都是这种人啊。

否则穷人的孩子哪里来的希望?否则王心仪的父母在王心仪八岁的时候就放弃了挣扎。

王心仪没变成另外一个马百娟,还是因为这社会毕竟还没变成铁桶一块,阶层固化到穷人普通人完全没任何机会,王心仪的父母还是相信教育能改变孩子的命运。

我们不需要成为天才,我们只是需要摆脱原来的命运,就像徐佳,就像王心仪。

我有个朋友,80后,是当年他们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他复旦毕业后去北大读了硕士,硕士毕业那年汶川大地震。

有一段时间我一直问他:“你赚的钱不算少,怎么不买房呢?”

他估计被我问烦了,每次都说:“发的工资都寄回家修房子了,汶川地震后家里房子都塌了。”

因为多年的朋友,我知道他的状况,他并没有像很多农村出来的励志故事,从此飞黄腾达,他还一直在路上,前几年创业才有了些起色。

我一直在想他的故事,农村出来的孩子不是个个都进了工厂,也不是个个都飞黄腾达,还有很多还在打拼的路上。

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不算励志,但是在我看来,他已经离开了原来的生存环境,留在了大上海,有了自己的事业,这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

同样,我知道王心仪面前的路还很长。现在的大学环境已经不像三十年前,农村孩子越来越少,王心仪进了大学后,面对的挑战更多更大,但是我想,心里强大的她今后的路肯定会越来越宽。

如果说王心仪的故事给我什么启示的话,就像王心仪自己说的“我们是可以做梦的,我们也需要这样的引领”。

赖赖养成记

复旦毕业的理科妈妈

擅长讲段子和做手工

带着萌娃边玩边学

相关文章

  • 贫穷不值得感谢,但这碗鸡汤你一定要干了

    原创:微信公众号:赖赖养成记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寒门真的难出贵子”? 老实说,这个问题已经没什么争议了。 教...

  • 手写时光20170926

    干了这碗鸡汤

  • 练字Day2

    干了这碗鸡汤!

  • Day275

    干了这碗鸡汤,重新上路~

  • 喝了这碗鸡汤

    喝了这碗鸡汤 你不饿 管他是毒的 鸡都杀了 汤都煮了 柴火用了 尤其这碗鸡汤 小火慢炖的 干了吧 喝了这碗鸡汤 有...

  • 来,干了这碗腊八粥!

    【每天1500字】第二天 来,干了这碗腊八粥! 这标题,让人不禁想起鸡汤。来,干了这碗鸡汤!鸡汤是什么?是...

  • 干了这碗鸡汤

    一碗汤,是不是鸡汤,要看是不是用鸡熬制的。如果锅里没有鸡,再美味的汤也不是鸡汤。比如鸭血粉丝汤,也很美味,不过,也...

  • 干了这碗鸡汤

    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尽管去做就是

  • 干了这碗鸡汤

    刚才接到一条短信,周末去售楼处看房的销售员发来的,问还考虑买吗? 看到短信时,也在问自己,不过不是考虑不考虑的问题...

  • 干了这碗鸡汤!

    以前喜欢喝“鸡汤”,感觉每次喝完自己都有一种马上要拯救地球的能力。喝的多了发现,对鸡汤免疫了。现在还是原样没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贫穷不值得感谢,但这碗鸡汤你一定要干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qwh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