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三圣贤之一,是西方哲学思想的奠基者。
晚年70岁时,因一群小人的无端指控——不敬雅典诸神和败坏雅典青年思想,苏格拉底被判死刑。
面对不公正的判决,苏格拉底断然拒绝了聘请律师代为辩护的惯用制度,而是坚持自我辩护。而且,他也没有采纳朋友和学生的建议,即乞求赦免和通过贿赂逃离雅典。
最终,苏格拉底选择,饮毒酒赴死。
几个世纪以来,“苏格拉底之死”是人类历史上重大道德事件之一:
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是一个辉煌的民主政体,为何就听轻信小人的指控而将苏格拉底这样的人物判了死刑?
英国著名历史学者保罗.约翰逊(1928-2023),跳出了柏拉图的叙事围城,运用他宏大的视野、广博的学识、客观、冷静的笔触,在爬梳了众多的历史资料后,给我们呈现并还原了一个立体的、无限接近于最为真实的那个苏格拉底。
这是一部精彩纷呈的传记,作者深挖苏格拉底的思想脉络,也描摹了雅典当时的生活画卷——雅典如何从强大走向衰弱。
读完整本书的叙事,对于苏格拉底最后赴死选择的原因,每一位读者心中的答案都会自然呈现。
可以说,作者是读者思想的助产士,通过一步步的推导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从而接近事情的本质。
事实上,苏格拉底也被人们称为思想/心智的助产士。他每天游走在雅典的街头,通过与各行各业的人进行交谈/诘问,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教会民众学会独立思考,最终抵达真理的彼岸。
此时的苏格拉底,已被民众认为是雅典最有智慧的人,并有一大批追随者。
他这段自由教学日子(对智慧和美德的探索),刚好是处于雅典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军事商贸的顶峰时期,此时的统治阶层及市民阶层都沉浸于乐观主义的巅峰之中。
这种政治自信与乐观态度,也深刻影响了民众的认知自我/世界的智识态度:自以为知道他们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
苏格拉底比其他雅典人更有智慧之处在于:他知,他无知。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是苏格拉底的著名格言。他谦逊、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不断反思人生,积极主动追寻真理。
苏格拉底身于雅典、热爱雅典的一切(好与坏),终生没有著述,没有办学,也从未参与政治。他是理性主义者。
“道德、真理、公平、美德、正义”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内涵,“没人是坏人”“我知我无知”“认识你自己”是他的思想原则。
在苏格拉底的最后岁月里,雅典因为与斯巴达战争的失败和瘟疫的爆发,开始腐化:大批的政见不同的有识之士被驱逐、民众的心智开始变得肤浅。
可以看到,此时的审判环境,对苏格拉底极为不利。
苏格拉底不认同法庭对他的判决,为自己辩护。他认为,这是一场非正义的判决。然而他却欣然接受,甘愿赴死,展现出一种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非凡气魄和气定神闲的哲学家气质。
苏格拉底是一神论者,认为是神赋予了他的神圣使命:考察和改善雅典民众。他将自己比作一只牛虻,叮蜇着雅典这匹身形伟岸的马,让它摆脱自鸣得意的状态或昏昏沉沉的惰性状态。
同时,他认为肉体和灵魂是分离的,肉体会走向终结,但灵魂却在美德与智慧的不断修炼中更加接近神。
神明最重视的就是公正,公正之人的灵魂将受到神明的照顾,其灵魂将获得神明的慰藉。
如果,他以逃跑或贿赂这种非正义的手段来对抗这场非正义的判决,是在拉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即使真正的赢得了胜利,赢得了全世界,但却是彻底败坏了自己的灵魂。
所以,苏格拉底并未将死亡当作一种惩罚,而是将此看作一种奖赏。这让他的精神得到升华,人生达到极致并熠熠生辉。
苏格拉底是知行合一哲学家,他一生都在践行自己的哲学思想。并且将对美德和知识的追求落实在日常的事务之中。
作者认为,哲学也是英雄主义的一种形式,苏格拉底在追求心智的同时还具备牺牲一切的勇气,包括生命本身。他很伟大,受人尊敬。
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史,他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品质仍可以作为我们当代人的精神导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