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到了就业季,迷茫二字就会变成了关键字。考研,出国还是工作,已经成为了经久不衰的话题。而近年来找工作的愁苦现状也着实让大批人捏了把汗转而逼着自己继续在学术的道路上前进。记得去年秋招的时候,我一个同学每周来学校一次找我吃晚饭,每回的谈话必将以她的一句话收尾:
你说我要是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除了心中深深的担忧,更大程度上是已经被各种笔试面搞得精疲力竭。HR们将以前别人用在他们身上的招数悉数用在今日大学生的身上,有一种媳妇熬成婆的快感,谁说找工作不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将自己最恰当的一面展现出来,同时还得将自己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叙述。于是我同学说:
现在找工作时留的汗,就是当初高考填志愿时脑子里进的水…
我回想了一下,当初填志愿时由于是平行志愿所以好像也只是把学校及专业按照上一年的分数线排了个序,顺便把不太顺眼的几个去了,剩下的就能填到表格里去。好在我的父母在这件事上并无太多干涉,全由着我自己决定,可是面对着厚厚一本学校及专业的书,纵使其中有千百条内容,我也不甚了解其中的一个。得到的信息最多是例如这个专业很吃香,那个专业就业率高,诸如此类。我却还要为自己的将来做决定。
可能有些人说,如果因为志愿或是分数原因,不幸进入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那你可以选择转专业。天真如是,这又是另一个悖论了。大家都知道转专业是有绩点要求的,在一个充满着学霸的世界里,你必须废寝忘食、凿壁偷光地学习一个你不喜欢的专业的课程,并且成绩必须几乎全优,才能有资格转到你喜欢的专业去。大多数人并没有这样做,因为首先,他们没有那样的精神,其次,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只知道自己不喜欢现在这个专业,最后,倘若真的在现在这个专业里能够名列前茅,那何必不继续留下来当一个佼佼者?在就业中,擅长比喜欢更重要。
我同学是经管学院的,但可惜我们学校的经管学院并不算十分出名,因而在找工作时难免会碰钉子,加上如今成批的海龟与烟酒僧,本科生的就业情况确实算不上乐观。最终我同学去了银行工作。我学院的另一名女生特别想进入银行工作,每当提起她那些学工商管理的同学总是一副羡慕的神情,只恨自己当年填了工科…她说,当时高中老师说,金融和计算机虽然现在很火,但你们毕业后可能就不火了,可是这俩专业到现在还是很热门…
我倒是不作评价。既来之则安之,虽然大一时也有过小小的抵触情绪,但我扪心自问,并不能保证在其他专业能表现得更优秀,因而专注于目前的专业,并且在就业时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专业背景优势。选择一份职业也不是容易的事,如果有机会且有时间,我也想都尝试一番,说不定就能找到最适合的发展道路。
放眼望去,不过是一座围城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