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各类理财型保险的收益率太低了,顶多就赶上通胀,买了也没什么意义。
如今市面上提供长期保证收益的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年化收益率大概3.5%左右,那么当下通胀水平又是如何呢?这些理财型保险是否值得买呢?
1、当下的通胀水平
201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是2.9%,过去20年CPI的平均增速大概是2.2%的水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如此看来,理财型保险的年化2.5%~3.5%的收益,扣去2.2%的通胀,实际的“超额收益”所剩无几。
可能有些人说,这种投资有什么意义?
因为CPI并没有把房价、教育、社保外的医疗费用统计在内,所以CPI有所失实。衡量通货膨胀的标准,并不是CPI,而是代表着全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指标——广义货币M2。
那么,中国的M2增长是怎样的呢?
2020年1月底,中国广义货币M2的总量突破200万亿元,达到202.31万亿,同比增幅为8.4%,而且中国过去40年的M2平均增速,是15%。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M2来计算通货膨胀,在过去40年里,如果要跑赢通货膨胀,年化收益率要超过15%。如果是今年的话,收益率至少要8%才能跑赢通胀。
我们知道,只有少数炒房客和部分股票核心资产的投资收益率才能达到15%,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想要彻底地“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然,大家也不必抱怨一直在开动着的“印钞机”。因为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必然会出现的结果。国家要刺激经济的增长,要让流动的资金更充裕,就必然要向社会供给更多的货币。
虽然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通货膨胀一直在削弱货币的购买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生活水准和收入水平也一样在快速提升。
2、投资环境不好
那么,我们做投资理财,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变得更富有,还是为了守卫财富?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是不会仅仅满足于“守住财富”的。
所以,很多人都在购买投资产品的时候,最关注的指标就是收益率。不少人就会觉得理财型保险产品的收益率不够高。
但是人们却忽略了这个收益率代表的是单利还是复利,是保证收益还是预期收益,投资有没有违约的风险,是否有灵活变现的能力。
而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一起来看看几组投资数据:
央行公布的一年期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是1.5%;
中国10年期的长期国债,年化收益率大概在2%~3%;
一些财富公司推出的私募基金,年化回报率通常在8%以上,可能会有违约风险;
如果想要通过投资理财变富,就一定要获得远高于通货膨胀的“超额收益”。
想要获得相对较高的“超额收益”,就一定要承担相应较高的风险。要么是投资违约的风险,要么是投资波动的风险。
在经济下行的当下,债券违约、资产爆雷等各种投资风险将会攀升。由于这些风险的存在,就必然会导致有人赚、有人赔、有人被坑、有人走上天台。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说过:“人民群众要认识到高收益一定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所以,想要通过投资理财变富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也有不少人在变富之前就已经变得更穷。或者是曾经富过,但却因为对自己投资能力的“迷之自信”而让财富重新归零。
3、正确的资产配置
再次回顾上面提到的几组关键数据:
中国CPI过去20年的年平均增速约2.2%;
中国10年期的长期国债(0风险),年化收益率大概在2%~3%之间;
提供长期保证收益的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年化收益率大概在3.5%左右;
中国M2过去40年的年平均增速大概是15%。
可以看到,我国CPI的增速与长期国债的收益率是相近的,都是2~3%的水平。
如果我们把没有任何违约风险的国债收益率看做是“100%能获得的收益率”,把无法避免且长期存在的通货膨胀率看做是“100%要扣除的负收益率”,就会发现,这两个收益率恰好呈现出一正一负相互抵消的状态。
也就是说,在一个100%安全的基础上,“投资收益”看似是给我们带来了额外的投资回报,但实际上仅仅是维持资产应有价值、保持财富购买力不缩水的一种“补贴”。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承担风险,不去“赌”,投资理财的作用,就仅仅是维持我们的财富处于一种购买力恒定的状态。
讲了这么多,大家可以重新梳理一下投资理财的作用和目的了。
投资理财,一定要保证一部分资金绝对安全,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对这部份资金,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一类长期、安全、稳定、中性收益的投资,去确保家庭基础底层资产购买力的稳定,使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中不会因为通货膨胀而过分缩水,依然保持一个同等的购买力。
而刚好能跑赢通货膨胀,收益率在3.5%的储蓄型保险,依然具备投资价值,是因为它的安全性高、可以穿越经济周期、能够锁定一个略高于通胀水平收益率。
试问,还有哪一种金融产品,可以确保未来几十年跑赢CPI的通胀呢?
答案是:保险!保险以合同约定的形式,白纸黑字、所见即所得、明明白白的保证给我们“确定的”投资回报。
尤其在当前这个全球降息、利率不断走低的环境下,保险储蓄的收益,其实并不低。
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年化率3.5%左右,真香!
如果你想跑赢通货膨胀,找你身边的泛华代理人,让他为你规划一份完善的保障方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