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观看话剧,已经被其深深吸引。话剧正式开始前的两次钟声,更增加了话剧的庄严肃穆。声音、光线、道具、演员等等等等配合的十分巧妙,将演员的情感都时刻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话题转到本次的剧目《新原野》,为了保留新鲜感,特地没有看剧目。最开始的场景是婆婆走丢后回家来,六团的情形,就没有很懂,心想糟糕,不会看不懂了吧~看到后面才知道原来是这里呀~
话剧场景可以说真实还原了,尤其是婆婆的一些骂人的话,非常真实。现在我觉得可能少了,也可能因为我在家的时间相对较短,小时候总会听到类似的骂声,所以婆婆一开口就觉得非常地接地气。
话剧结束,给我的感受是婆婆、六团和军生三个人都很命苦。婆婆在儿子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丈夫,相比于六团来说,其实她的处境是更艰难的。家里一个男人都没有,坏人过来需要拿起菜刀以死相逼才免遭侮辱。很难想象在那个时候又要干活儿,又要独自一人养孩子,还要时不时地防着坏人,婆婆也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啊。六团至少还有一个真心疼她护着他的婆婆呀。
"军生"在我看来是个十足十的渣男,不接受反驳。开始,我竟天真地以为他是为了真爱,反抗父母包办婚姻,才离开家庭去城里,以为是反抗旧制的斗士。但最后,不仅没有和他所谓如何如何喜欢的"小玉"在一起,又和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女生生活在了一起,甚至十分的心安理得。可以想象,在这十八年间,定不只和这两个女人生活在一起过。在我看来,军生是个非常不负责任,又不称职的儿子和老公。怎么忍心把家里的事情都交给年老的母亲和柔弱的妻子呀。从他小时候的环境,他也应该知道,这是多么艰难呀。
六团从最开始的天真善良,内心对丈夫的回心转意留有期待,到最后也被现实逼疯掉的生无可恋,这一步步的发展都展现在了眼前。其实开始她也是留有期待的,期待他的新婚丈夫回来,可以享受男耕女织的生活。但等回来的确是丈夫离婚的要求。从话剧展现来看,六团真的是个又孝顺又任劳任怨的好女人,是她在支撑着这个家。但她最后的结局,实在令人唏嘘。不知道是时代的悲哀,还是女人的悲哀。
话剧中的一个小细节比较触动我。在婆婆失踪,大家四处找寻未果之后,一个情节是大家一起吃饭,然后其中一个人给大家讲故事,故事还没讲完的时候,发现了所谓"婆婆"的尸体,但在大家为婆婆守灵时,六团已经十分悲痛的时候,那个人又和大家讲起了故事的后续,其他人开始有拒绝但最后也逐渐加入到听众之中。这个细节,我深深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人们永远只关心自己的事情,无论表现的如何悲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