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相信有那么两件事可以在人心最无助的时候给予一点安慰。
何也?
唯旅行与读书耳!
中国的旅游人数几近于全球最大值,我也是这芸芸众生的一员。然而生的奇特,我没法理解现在一些其他人的旅行方式,不知道在读的你们是不是有这种人呢?
提前准备了许久,然后手里拖着一个旅行箱,来到了一座城市,找一家舒服的酒店,进行长达几天的舒适之旅,最后自拍一张,发一个定位到朋友圈,我来过,真好。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我无法理解这样的旅行方式,就如他们无法理解我一样。
他们或许会说,旅行么,就是要来的舒适。
何必在大街小巷乱窜,去体会那城市的原汁原味呢?
何必在夜深碾转反侧,去体会那城市的寂寞孤独呢?
是啊,何必呢?
好动的基因给了我多动的情怀吧。
说一说那一次我印象颇深的旅行吧。
旅行,一直在路上。
……
2017年4月29日。
一行四人。
武功山。
逃票。
不知道在读的多少人有过逃票的经历呢,不过出于所谓的善心,我还是要劝诫各位,大千世界无限美好,别一时冲动,追求所谓的刺激,哈哈哈。
言归正传。
记得是下午两点钟吧,我们从山脚下向2000余米的峰顶前行,那时候真还没想什么,以为就是很平常的一段登山路,还满心欣喜。
然后,无奈的发现,路呢?
一首路在何方送给心酸的自己。
后来才知道,原来我们逃票的区域属于武功山的未开发区域,那是一条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路,而我们?两眼抓瞎,无奈中只能前行了……
于是,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蹒跚,还不时要用工具拨开树枝,颇有一种探险的感觉。
“有人么”,回声响起,恩,没人应答,哇,这条路不会只有我们吧。我心想。
其实,这条路真的没什么好说的,有一些当时的绝望,难过,开心是真的没经历过的人所无法理解的,那种感觉以我的文学功底可能无法铺开描述了,原谅我懒吧,我只给你讲一讲这条路上的一段最记忆犹新的吧。
那是一段怎样的路呢,我至今在梦中还时常被惊醒,左手边已经是几近于90度的峭壁,而右手边呢?扔一块碎石,久久不闻回响,像蛇般蜿蜒,不见其尽头,侧身而行,不得快步前行,生怕一不小心便是生死两隔。
一步步小心翼翼的走着,才懂得,原来事情从来都没有最坏的,只有更坏的。
横在前方的是什么呢?
依稀可以听到那是水流的声音么?
手电筒微弱的光芒所映照的是青苔么?
那一块块凸出的岩石能否承受住生命之重呢?
那一刻,我在犹豫,是否还要往前走?
毕竟这大好人生我还没有体验尽兴,毕竟这美好时光我还没有完全拥有。
说真的,那一刻,我打起了退堂鼓,想着,原路返回吧。
可是,是什么怂恿着我踏上了这一条“路”呢?未可知。
最后我还是上路了,或许不能说是路吧,因为他根本没有连续的在一起,只有碎碎的几块岩石,便手抓脚踩,一步步是在挪着,握一手青苔,黏糊糊的,略感恶心,但还是要紧紧握住,这时候哪有那么多讲究呢。
夜稍深,目不可见周围,就连呼吸也要屏住,生怕一个不慎便无法再给你讲故事了。
很静很静,滴答,滴答,滴水的声音被无限放大,混杂着恐惧,充斥了内心。
整个人都显得麻木了,现在的我甚至记不清我是怎么挪过去的,我只知道落地的那一刻,好像整个人都升华了,双脚踩地,内心第一次显得那么踏实,原来,这感觉这么好,以前的我为什么没有发现呢?
那一刻,记忆复归脑海填补空白的时候,一件件事历历在目的在眼前放映,我看到了父母,看到了兄弟,看到了许多,那时候,我仿佛懂得了些什么,活着,真好!
……
当一个人的能力配不上他的欲望的时候,那就去读书吧。
当一个人没有目标,内心惶惶恐不可得的时候,就去旅行吧。
我一直相信有那么两件事可以在人最无助的时候给予人安慰。
何也?
唯读书与旅行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