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明天的直播课,我也是费劲了心思,昨天是温故现代教育技术,昨天晚上又对教案进行了细化,重点是具体的问题设计。今天下午第一节,我要借班去试上一节。这在我以前是
抓住机会成长少有的,以前就直接去上了。
同事也热情,满口答应,去她的班级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陌生倒真的是不怕了,反而有点新奇,期待学生有不同的表现。可能是一进去微笑着跟他们拉家常的缘故,学生就马上接受了你。初三的学生,为了晚上能早点睡觉,下课时间基本在做作业。我自己的班级进去是这样,他们班也是这样。但以前,我如果发现学生在我进去时还在做作业,就会拉下脸上,露出不高兴,所以上课的氛围多少有点影响。我说,“客人进来啦,你们都管自己做作业,我可要反客为主了。”这样一说,学生就停止了手中了作业。
课堂进行很顺畅,学生都能积极配合,朗读、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在大半以上,只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下课铃声响了,但我还有10分钟的内容没有讲完。拖堂了五分钟,同事跟我交流,朗读环节花时太多了,足足有二十分钟;前面的导入也太长了,可以直接导入。学生呢,学的状态还是挺好的。“是我设计得不错呀!”我跟她开玩笑。“那是!那明天还有一个班再来试上一节吧!”她再次邀请。“我的天!这次我也够拼的,为了周五的一节公开课,我竟然都要试上两节课。”
试完之后,我觉得心里有点底了,导入要简洁,朗读要有任务,如第一次朗读就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体会感情;第二次朗读把握内容、品味特点、体会情感;第三次朗读结合背景,探究志向,围绕诗歌绘景、传情、言志的规律,层层深入地帮助学生读懂一首诗,读懂一个人。一位诗人,由于心存不灭的理想、宽阔的胸襟及浪漫的情怀,所以,在他的笔下,苦寒环境可以变得富有诗情画意,大漠飞雪可以富有一抹亮色,让人们感受到诗的那份孩子般的好奇与天真。
晚上,我又修改着课件,将《作业本》的思维导图引到了课件中,进行了修改。同时,又写了教学环节。晚上九点,我还要向导师请教。成长不分年龄,只要给自己机会,就会有一颗不老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