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描述】
谭崔的创始者萨拉哈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婆罗门的儿子,他父亲在马哈巴拉国王的宫廷里任职。国王想要将他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萨拉哈,但是萨拉哈想要抛弃一切,他想要成为一个门徒。国王试图要说服他,因为萨拉哈长的非常美,而且非常聪明,是一个非常英俊潇洒的年轻人。但是他坚持,而国王也同意了,因此萨拉哈变成了斯里克尔提的门徒。
斯里克尔提告诉他的第一件事是:“忘掉你所有的吠陀经、所有的学习,以及所有那些无意义的东西。”那是很难的,但是他已经准备好要赌下任何东西。过了好几年,渐渐地,他抹去了一切他所知道的,他变成一个静心者。
有一天当萨拉哈在静心的时候,突然间他看到了一个内景——市场上有一个女人,她将成为他真正的老师。他去到了市场,他看到这个女人,这个年轻的女人,非常活生生地洋溢着生命,她正在修一支箭柄,她既不向左看,也不向右看,只是很专心地在做她的箭。他感觉到她的“在”有某种非常特别的东西,那是他从来没有碰到过的。某种非常新鲜,来自源头的东西。那支箭已经准备好,那个女人闭起一只眼睛,另外一只眼睛张开,做出瞄准一个看不见的目标的姿势……
某件事发生了,它就好像是一个交融。萨拉哈以前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在那个当下,他在心灵上所做的努力突然有了启示。既不向右看,也不向左看,就只是看中间。
他首度了解到佛陀所说的中道。你可以从左边移到右边,或是由右边移到左边,但是你将会好像是一个钟摆在移动。中道意味着那个钟摆就只是悬在那里,既不偏向右边,也不偏向左边。那么那个钟就停止了,世界就停止了,那么就不再有时间,那是一个无时间的状态。
他听斯里克尔提讲过多次,他也曾经读过,同时他也曾经沉思过它;他跟很多人辩论过,处于中道才是正确的。但这是他首度在行动中看到它:那个女人既不向右看也不向左看……她就只是看着中间,集中焦点在中间。
中间是蜕变发生的点,思考它,沉思它,在生活中注意看它。
【书中意涵】
头脑非常狡猾,它可以隐藏在它的相反之物底下,它可以从放纵变成禁欲,从物质主义者变成心灵主义者,从世俗的变成彼岸的。但头脑就是头脑,不论你是赞成世界的,或是反对世界的,你都是被锁住在头脑里。不论是赞成或反对,这两者都是头脑的一部分。
当头脑消失,头脑是消失在无选择的觉知当中。当你停止选择,当你既不赞成,也不反对,那就是停留在中间。一个选择会引导你到左边,另外一个选择会引导你到右边,如果你不选择,你就是刚好在中间。那就是放松,那就是休息。你变成无选择的,不执着的,在那个无选择且不执着的状态下,聪明才智就会显现出来——它一直都埋在你存在的深处。你会变成你自己的光。
【个人见解】
在追寻所向往的那个旅程的时候,这当中的过程是什么?比如说许了一个愿望,定了一个目标,开始要前往那个目标的时候,就开始会有很多很多各式各样延伸的问题出现,比如我们要去一个目的地,选择什么交通工具?跟谁一起?什么时间?……跟去北京这个目标不一样的一大堆事情全部出来了。
我们常常有一个惯性:有很多考虑、计划——而~那些考虑、计划是不是往往都没有发生呢?于是在我们定了那个核心、目标、那一点出现之后,其实就只有那一点而已。那一点无需透过你的头脑去选择,而你也不用去评判对错,不用去选择在左还是在右,因为它就是中心的那一点,当那一点是这么放松的出现的时候,你做很多事情其实可以省去太多障碍你们的计划。
【美好洞见】
它所要传达的理论、智慧很像我国历史上所提出过的“格物致知”,当你集中于一点,其他的那些事儿就不存在了,你的人生就会变得很简单、单纯、纯粹,你的生活也会变得很明亮、敝亮、舒适,你也不会被这个世界的左右、对错所打扰,因为你就是最轻松的那个部分,一切的蜕变、丰盛就会集中于一点而来。
请大家回到这个集中于一点的轻松、发光的学习,开始去理解这个道理,或者在生活中开始去落实这个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