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眼前一亮的电视遥控器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786/9ef6dda8b568c8e6.png)
现在家里的电视一般都有2个遥控器,一个是电视机本身的,一个是机顶盒自带的。今天吃完饭无意间看到了电视机遥控器,遥控器正面没有太多可以圈点的地方,但是遥控器背面的设计确实让我眼前一亮。
首先是将服务热线4006 999999印在了遥控器后盖显眼的位置,免去了顾客有问题找厂商反馈时找不到电话的问题(百度搜索会稍显麻烦);其次是电池仓后盖有塑料钩连接,拆装电池的时候不会造成后盖丢失。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786/716bec7d17c23171.png)
再来说说遥控器的正面。由于这是一款主打云概念的电视,所以遥控器上面必然会出现一些信源/流媒体/菜单/主页/云生活之类的按钮(暂且不论这些按钮的使用频次)。我对比了下5年前的遥控器,发现这款遥控器有很大的进步:上面尽量避免出现英文(HOME这个中文不太好翻译的准确),而且按键的数量明显比早期的遥控器少了很多。
另外一个小细节就是LOGO的正下方印的有电视机的型号,这点也很让我意外。海尔的这款电视机大部分家庭都会将其挂在墙上,而这个时候凑上去看电视的型号就不是太方便,厂家很贴心的将型号印在了遥控板上面,不得不说设计团队是走了心的。
再来说说机顶盒遥控器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786/8b286b52f7850975.png)
首先从外观上来说,机顶盒是明显经过设计的,无论是从曲线/弧度和握感来说,明显有过人机工程学方面的考量,这点值得赞扬。但是问题也很明显,电池仓后盖被摔坏了,只能拿胶带贴上去。顶上黑乎乎的条码无从辨认,我也不确定是13位条码还是其它东西
再来说说正面,有一个可取之处是它将功能按钮做了组织并用浅蓝色来区分,不足之处是设计还是偏于保守的,最下面的4排按钮有2/3都没有用处,没有任何的中英文说明,实在不知道摆上去用意何在。
但是考虑到机顶盒遥控器主要是跟各地的广电集团合作捆绑销售,用户群体不如小米盒子和苹果TV的用户群体高端/接受程度高,拿其和小米盒子遥控器(如下图)或者苹果TV的遥控器比有失公平,但是遥控器的设计还是有提升空间的,比如顶部的电源开关和静音按钮明显可以做的更直观更形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786/b108e94dd8426ba1.png)
《简约至上》中的案例
《简约至上》中作者以DVD遥控器为例,介绍如何运用交互的四条策略简化设计,这四条简化策略分别为删除、组织、隐藏和转移,网上关于此设计策略的讨论有很多,在此不展开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786/9bf77dd4062bb988.png)
国内已经有一些厂商在遥控器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比如乐视超级电视的超级遥控器,比如创维酷开电视的遥控器,知乎上也有很多相关的讨论,链接在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786/d551351b4876b3c3.png)
最最后的一个疑问
不管是小米盒子、苹果TV、酷开/乐视等极简遥控器还是海尔、长虹、摩托罗拉等传统电视/机顶盒的遥控器,其简化设计的策略来源个人猜测无外乎两个:一部分来自设计团队的经验或者创新idea,一部分来自于少量用户的用研(各种调研和访谈),无法代表大部分用户的需求,有没有更好的思路或者策略呢?
我想到了一种方案:不管是普通机顶盒还是各种电视盒子的遥控器,它们点播节目/切换频道的操作都是基于联网状态下的(广电网或者WLAN)操作,能否像统计网页中各按钮的点击次数一样统计下遥控器上面按钮的点击频次,然后通过全国用户的操作行为,基于大数据分析再来进行遥控器按钮的设计呢?
只是不知道这种方案在设计上能否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