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卖部
我的出生给父亲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小时候的我常常生病,父亲总是带着我去医院做检查,我躺在那台仪器前,随着灯光亮起,医生看了又看说:"我长大会慢慢好的!"可是父亲不相信,总是拉着大伯一起,把我送到更远的医院,结果还是那样的结果。
我的房间里有一个柜子,看起来还是崭新的,父亲说那是我很小的时候买的,那时家里开了一个小卖部,但不知道现在为什么没有开了,我也没有问父亲为什么不开下去,只觉得父亲一天到晚都是忙碌的,但是我可以想象,父亲当初开小卖部的决心。
那时爷爷,奶奶都健在,而且身体都还硬朗,自从他们兄弟几个都成了家,爷爷奶奶和父亲他们几个兄弟都分了家,爷爷奶奶和四叔(父亲的弟弟)在一起生活。
爷爷种的田地不多,爷爷的菜地旁边有两块池塘里,他在里面种了莲藕。
我依稀记得我上二年级的时候,跟着爷爷去池塘里挖藕的情行,他穿着一双黑色很深的雨鞋,手里拿着一把铁制的工具,至于那工具的名字,我至今都搞不清楚叫什么,只是看见他熟练的从泥巴里取出一根根长长洁白的莲藕,他把莲藕一根根的洗干净后,挑到镇上去卖。
爷爷在镇上有一间店铺,那店铺的位置在一条人流拥挤的街道,他经过几番周折才盘下来的,店铺里主要卖一些竹器和陶器,爷爷每天一早从家里出发走到街上,一到晚上,他又走回家吃饭,有的时候,奶奶会送饭给爷爷。那个店都是爷爷一个人打理着,奶奶是个传统的人,不喜欢出远门,有时在家里一坐就是一整天,爷爷又特意开了一间小卖部,爷爷弯着身子,一步步走到镇上去批发日用品。奶奶在家里打理小卖部,洗衣做饭。
自从爷爷奶奶和他的儿子们分家后,父亲觉得自己的担子越来越重了,父亲和母亲种着一些田地,但是母亲的个子瘦小,父亲为了不让母亲受苦,也打算开个小卖部。
我们村里有两个木匠,在家里天天帮别人制作家具,父亲就去邻居木匠家订做了一个柜子,柜子做好之后,父亲和母亲忙着搬回了家。
父亲跟着爷爷一起,去镇上爷爷常去的那家批发店买一些日常用品,父亲把一些烟,酒,蜡烛,...摆满了柜子,摆得整整齐齐的。
父亲的小卖部开张了,父亲觉得生活有盼头了,母亲在家里打理着小卖部,刚开始几年小卖部,周围的邻居都会来光顾,邻居常常来约母亲去打牌,母亲不好推脱,就去了,母亲迷上了打牌,这一去,家里的饭常常忘记了煮,等父亲从田地里回来,就又忙去做饭,饭熟了,就去喊母亲回来,父亲和母亲吵架了,其实那是我也很讨厌母亲打牌。
那时候的冬天特冷,一直下雪,到处都是白茫茫,厚厚的一层,湖面都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母亲有一双巧手,早已为父亲准备好了棉衣棉裤,还有棉鞋。
那一年妹妹也上学了,村里的小卖部越来越多,而我的家在村尾,父亲和母亲在村里也是另类的存在,他们都是寡言少语的人。很快来小卖部光顾的人越来越少,终于有一天,父亲把柜子里的物品,全部拿到房间,留着自己以后慢慢用了。
家里的田地不知道是怎么划分的,这里一块田,那里一块地,父亲每次都是两边跑,而且路还远,父亲走路也特快。我常常想,像他那样,走着走着就饿了,可是从来没有听见父亲喊一声累,也没有听见他说一句哀声叹气的话,有时我真希望父亲能说些什么。
父亲给柜子挑选一个好的位置,放在屋里吧,觉得与家其它的家具不相称,放在自己的房间吧,觉得太占空间,于是那台柜子就搬到了我的房间里,一直空着吧,父亲觉得空着也是空着,也是浪费,就干脆拿来放一些鞋子,之类的。
我常常在一个夜晚,拿起一支毛纸,在这柜门上画各种图案,画得最多的就是八卦图,我把每年用过的一些课本都放在里面。
父亲与车的故事
父亲的大哥(也就是我的大伯)他在镇上的一个电器商场做工,那家商场里的自行车都是从武汉运过来的,都要组装,大伯是个热心肠的人,就毛遂自荐做了这家商场的组装工,大伯跟着他的老板一起到武汉进货,货拉回来后要自己拆箱组装,可是有的时候,他忙不过来呀,父亲那时在家里工地上的事少,他就让父亲去帮忙,父亲也就去了。有的时候,我去那里找父亲,商店里摆着许多黑白电视机,录音机还有天线,再就是自行车,我走进了里面,里面是仓库,父亲和大伯就在里面忙碌着。
父亲正在一架倒立的车架上安装着轮子,他拿着手里的工具快速的旋转,车轮安装好了,拿起旁边的气筒打气,再继续从旁边的包装箱里取出一辆车架,大伯和父亲一天装不了多少,他们的工钱是装多少辆车,老板给多少。
每次有货的时候,父亲跟着大伯一起去。
父亲的自行车就是从那里买的,父亲每次从那里回来都会带一些小部件,铁丝,还有一些螺丝,和扳手,这些对父亲来说都有用 。
父亲的自行车要是坏了,总是他自己修理。我11岁的时候,喜欢骑父亲的自行车,刚开始学的时候,父亲带着我来到村里的道场,这道场是最宽阔的地方,父亲双手扶着车,我骑上去,随着父亲的指示,我慢慢的踩动轮子,车子越来越快,他慢慢的松开了手,我朝着道场骑了一圈,但还是不行,很快就停了下来,父亲怕我摔着了,扶着车子,我才下的车。
村里的小路不敢骑,要是摔倒了,那笨重的自行车压在身上有多疼啊!我家的屋后有一条巷子,一米多宽,邻居家的孩子常常在那条巷子里,车子靠着墙慢慢的骑,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去那条巷子里骑。别人都学了几天都会了,而我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骑出那条巷子。
有一次,父亲吃完饭,去屋后亲戚三老爷的家,三老爷有一辆板车,他常常用来拉藕煤挨家挨户的送,父亲说:"板车借用一下呀?"他听了,一脸不屑的说:"你一生都别用我的!"父亲听了,默默的走开了。
有一天父亲终于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板车,有了板车,父亲去田地里,一些庄稼可以放在上面,不用来来回回的挑了,一车可以装很多,几下就拉完了。
每次家里的米快要吃完了,父亲和母亲一起取出稻谷,有一间空房里有一个谷仓,是专门放稻谷的,父亲和母亲慢慢的那谷子装满袋子,用板车拉到米厂亚顺他家,村里的种田人都来这里辗米。板车不用的时候,太占地方了,父亲就把两个轮子卸下来,放进房间里,再把那笨重的架子竖起来,挨着鸡窝靠着墙。
有一次父亲生病了,疼得厉害,母亲和我还有妹妹,在一个晚上,用板车拉着父亲出了村子,来到医院,父亲过了几天院,出了院的时候,他又能走动了,医生告诉他有肾结石。
有一位亲戚知道后,特意来我家,在我母亲面前调侃,说:"都是因为饭菜里有沙子,吃进肚子里才长出来的结石!"当时母亲听了很生气,但她还是没有反驳,接下去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那是哦!那是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