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跟别人讲起家里一共有四姐弟的时候,独生的同龄人一般在惊讶之余来一句“哇,有伴一起长大多热闹呀!”
我摇摇头表示不认可,家里房子不够住,小小的房间总是要跟姐姐弟弟分享,假期里人齐的时候都是拥挤不堪。椅子上堆着衣服,背包行李包地上一个桌上一个,旧书和杂志都是满出了箱子,能落脚的地方就是一条小道。
别人眼里的热闹在我看来确实噪音,因为我喜欢睡懒觉,一大早被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吵醒实在很烦躁,羡慕的人一般是没有体会过毫无私人空间的可怕。加上家里当时穷,我们小孩的这个房间连个门帘都没有装,实际上相当半开放的房间,要是邻居来家里了,客厅里的说话声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刚开始寄宿时,我还故意拖延留到最后一个才离开宿舍,一方面不想在蜂拥而出的自行车和人流中被挤来挤去,另一方面不想太早回家。
那时觉得宿舍短暂的安静也是极为珍贵的独处时光,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情是因为当时的新鲜感多于孤独感。后来,不再需要我主动去选择独处的空间和时间,我成了真正的留守少年。
高二那年,弟弟因为成绩不佳被迫辍学随父亲到城里学修车技能,母亲也就一起跟到城里生活。当我体会过一家人六口最后只剩我一人独守空房的时候才知道孤独的滋味。大年初七,两个姐姐以及父亲母亲弟弟五人一同离开,留下了一大桌午饭后的碗筷以及乱哄哄的房间给我。
人去房空,就像是把我从一个吵杂的人群中突然拎出来扔进小黑屋里一样,本来在周围的好几个人“嗖”的一声瞬间消失了一样,毫无准备下从人群中瞬间抽离,我的心也一下子变得空落落,整个人六神无主。
悲惨的是,我还要收拾碗筷和整理房间,很快就涌现出孤单和委屈的情绪,因此也明白了李清照诗词里那句“凄凄惨惨戚戚”是怎样一番场景和心情了。
当天晚上,已经到达城里的二姐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表示关心,只有她想到我当时的孤独和害怕,可是我听到这样的一句问候,心就有种被戳疼了的感觉,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落。
就这样熬了三天,我终于可以返校回到宿舍的大集体里了。难过的是,才过三天又是元宵节,学校放假一天,大家又各自回家了,而我选择留守宿舍,经历了一个更深刻的孤独。
因为几乎没有人留守,所以入夜后,宿舍大楼并没有开灯,我靠着小台灯的微弱光芒躲在自己的床上,其他床位都空空的,周围静悄悄,只有窗外偶尔传来一两声的虫鸣,那种害怕是刻骨铭心的。
伴随着越夜越深的孤独感,从刚开始的害怕变成恐惧,我把台灯一并埋进被窝里,看着手表时钟的指针从晚上八九点划过了凌晨一两点,我根本无法入睡。
愣是等到恐惧和紧张把体力耗光才昏沉闭眼,平日里睡得十分安稳的我惊醒了好几次,凌晨三点多、四点多、五点多、直到六点多看到窗外微微发亮的天色才安心熟睡。
每次惊醒都是新一轮的恐惧和孤独经历,如此反复,窝在被子里面又闷又热,口渴饥饿也不敢伸出头来找吃食,然后耗光精气神又睡过去。
直到现在,我要是重新面对被单独留守空房的时候都会重现相似的失落和害怕。尤其是与男友一起相处两三年后,每次节日他在收拾行囊准备回家的时候,就像孤独感的程序被按下了启动键,情绪不受控制就涌上来了。
曾经讨厌的热闹消散之后,自己却受不了独处的煎熬。不过相对于年少时候的自己,现在的我要淡定许多。情绪要来,我也不掩饰,但也乐意去学习独处的方法,尝试让时间充盈有趣一些。毕竟,人总要学会独处。
如此看来,年龄并没有白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