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时常回忆起过往的点滴,记忆虽然已经成为不连续的片段,但在生命不断前行的路上,越来越对零碎的只言片语惦念的紧,只因理解的愈发深刻,比如当年高中校长顾亮对我们的一句毕业箴言: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有了工作,经历了结婚生子,每天的日子开始无限循环重复,身边的人,遇到的事,更是趋于稳定,渐渐的发现自己总能神奇的预言到未来的事情,但这肯定不是超自然能力,回想起来,完全是因为熟悉了这些人的性格,处事方式,顺着他们的思想推理下去,事情也就发展的八九不离十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有的人真心招人喜欢,为人处世就像冬日的火,有温度,不由自主想让人靠拢,想让人掏心窝子的向他倾诉,尊敬他,敬仰他,信任他。原来性格真的可以左右命运,一个人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与性格息息相关。
晚上和老妈泡脚时闲谈,我说,希望等明年暑假可以让孩子去农村的奶奶家好好玩一个月,看看庄稼,种种菜,养养小动物,老妈担心起来,孩子的才艺学习怎么办?面对一个才上小班的小宝宝,我实在不忍心给她增加如此多的压力和负担,我说,我对孩子的培养,更希望可以注重给她营造积极乐观的三观氛围,培养出一个健全健康的性格,知识和文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有学校的传授逐渐积累丰富,但是能陪伴她一生的,更重要的还是她作为社会人的能力。我观察到和我的宝宝同龄的孩子,大家都是很聪明的宝宝,学知识学文化肯定没有智商问题,但显然我身边的父母们都把太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如何让孩子们背更多的诗句,写更多的字,说更多的语言,算更快的珠心算上,同事家的五岁半宝宝已经深陷学前班的教育中不能自拔,每晚一小时语文,一小时数学。我很想知道,在宝宝们被强迫失去自由的同时,会不会捎带着把自己对探索这个世界的兴趣也抹煞掉,因为心里的拒绝和厌恶,叛逆和反抗。那,学习还会有主动这一说吗?
人常说,世间之事,不如意十之八九,没错,我经历的每一天,基本上没有什么如意的事情发生,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再被问题困扰,如此往复,如能拥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活必将简单许多。我唯一对于孩子的期望,就是她能拥有一个好心态,好性格,于是,再纷繁复杂的世俗之事中,她也能看到美景,嗅到芬芳,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