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天3000字2020-07-20

每天3000字2020-07-20

作者: 点点来了 | 来源:发表于2020-07-20 06:39 被阅读0次

    大脑是可以重塑的,这是我这一年来最重要的认知,我将每天写3000字来训练我的大脑。

    昨天又想了很多事情,比如:

    关于对和错

    我们学习其实不过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而适合是因人而异的。

    学习,获取一些信息是为了用在适应规则上。

    比如在学校读书,是为了把读书学习到的信息用在考试上。

    如果我获得的信息,每一个都能得1分,那么我获取了100个信息,就可以在考试中得到100分。

    考试的时候,有分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

    开卷考试,考的是你记住了多少个信息。

    闭卷考试,考的是你能找到了多少个信息。

    读书的时候,考试测试的信息大部分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于是每次大考之前,老师都会敲黑板,划重点,同学们,注意了:这个就是考试的重点了。

    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情都包含了信息,比如吃饭,读书,娱乐……

    吃饭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的信息有:

    什么样的米煮起饭来比较好吃?

    什么样的米适合煮饭,什么样的米适合煮粥?

    多少米配多少水,可以煮成饭?

    多少米和多少水,可以煮成粥?

    煮饭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煮粥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上面的什么样,多少,都是填空题的选项,需要我们找到合适的信息来填充。

    有的人喜欢喝比较稀的粥,有的人喜欢比较浓稠的粥,所需要的信息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自己煮粥,那么所获取的这些信息是为了让自己喝到了喝自己胃口的粥。

    如果是去外面餐馆吃,或者点外卖吃,我们就需要获取哪一家点煮的粥比较适合我的胃口?

    这个也是信息

    也是需要经过筛选的信息。

    如何筛选呢?

    一个是自己有吃过了,验证过了,知道这家店煮的粥还不错,适合自己的胃口。

    一个是朋友推荐,大众点评,别人去吃过了,跟你推荐说,这个粥好吃。

    自己吃过的,知道这个粥适合自己的胃口,那么,所获取的这个信息,就是一手经验,一手信息。

    别人吃过了,告诉你,这个粥不错,你所获取的信息,就是二手经验,二手信息。

    获取信息一定是在我能力范围内可见,可闻,可思,可想的。

    就像我们每天见到的光,有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可见光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些光的频率是我们的视觉系统可以捕捉到的,被归类为可见光。我们看得见的光便是一手经验,一手信息。

    那些不可见光是基于科学家通过仪器等各种手段展现分析出来的,是为不可见光,我们明明看不见,但是别人告诉了我们不可见光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二手经验,二手信息。

    生活中我们能获取的一手经验基本都是基于我们各自的经历。

    能获取的二手经验是经由别人通过语言,接触等各种渠道传递给我们的,从而来丰富我们的经历,影响我们的选择和判断,进而,形成我们的一手信息。

    每天我们醒来,看见光,打开手机,跟人交流,看各种文章,视频,都是在获取信息。

    我们所能捕捉得到的信息,会被我们的大脑捕捉为一手信息,用来指导我们的每一个行为和选择。

    当我们深信我们所获取的一手信息是正确无比的时候,我们便会以为自己是正确的。

    进而在跟人接触,交流的时候,产生了是非观。

    很多人在争论对与错。

    不过是在维护自己的立场,朋友圈的每一个转发,都是彰显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优惠券的每一次转发,都是在彰显自己占到了便宜。

    争论不休,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大脑所能认识,理解的客观世界,是基于周边环境对大脑无数次的刺激,进而形成了新的脑回路。

    经历得越多,尤其是精神层面的大洗礼,更能让大脑产生深刻的记忆。

    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被蛇咬到了,伤口的疼痛和面对死亡的恐惧,会在大脑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以至于下一次再看到类似于蛇,这样类似的东西的时候,就会回想起过往的恐惧心理,进而对井绳产生恐惧。

    不同的大脑,所能获取的信息是不一样的,有的获取的信息是糟糠,粗大的,难啃的,难以下咽的,难以消化的,只会占据大脑内存的,进而影响大脑的运转速度。

    有的人获取的信息是精华,是细腻的,入口即化的,一装进大脑,就可以飞速运转的。

    获取信息的不同,便区分出人跟人之间的不同来,这个不同,便是能力上的不同。

    影响能力的不同有:人的天赋,秉性,知识背景,工作环境,人脉圈子,学习的时间,思考的程度。

    有些人更擅长习惯孤独,有些人更喜欢热闹

    有一些人更喜欢思考

    高效的学习方法,高效的搜索方法,其实都是指调用信息的速度

    调用速度越快,就越高效。

    科技的发展,软件的升级,其实都是在提升信息的调用,传递能力。

    现在信息传递得最快的是什么?

    直播

    过去,人们是依赖于在实体店穿衣服,觉得好看,喜欢,就买下了。

    后来淘宝起来之后,人们通过图片看衣服,觉得好看,喜欢,就买下了。

    现在,直播的兴起,人们更可以通过主播的演示,亲眼看到衣服穿在模特身上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看到衣服随着模特的动作变化,而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以后随着VR的成熟,人们更加可以亲身感受衣服穿在自己身上的质感如何,长短是否合适,来判断,是否需要下单,购买。

    无论科技如何变化,其实归根到底都是在解决人跟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同化。

    我把一个红红的,圆圆的,吃起来甜甜的东西,拿给你,告诉你,这是一个苹果。

    我告诉你,这是一个苹果,这是我为这一个东西的命名。

    你接过来的时候,发现不对呀,这跟我平时接触到的东西,不一样呀,我多认识的苹果是红红的,带有一点绿色的,圆圆的,带有一点扁的,甜甜的,带有一点微酸。

    这在淘宝的购物流程中,就会产生买家秀和买家秀的对比。

    在lv包的购买中,就会产生正版和高仿版的差异。

    人们购买名牌的时候,其实买的是一种认同感。

    名牌和山寨货的区别在于,我买了一个lv包,我出门走在大街上,人人都能认出,这是一个lv包,身价如何。

    我买了一个苹果ipone11,别人看到了,就会认出,这是一个iPhone11,多少钱,苹果公司刚推出的新品。

    如果我买了一个小牌手机,别人就无法一眼识别出来了。

    把获取得到的信息记录下来,是为了忘记。

    因为信息的获取是为了用

    王阳明先生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口号——知行合一

    意即——你知道了什么信息,促使了你产生了什么判断,决策,进而产生了什么样的行动,进而形成了一系列的结果。

    所谓悟性,意即,你能灵敏的捕捉到合适自己的信息,进而使得自己在某些领域上做得比别人好。

    知道了某一个人很成功之后,很多人就会掉进一个坑,觉得差距太大,进而产生羡慕,进而产生焦虑,进而产生自卑,进而产生自我怀疑,自甘堕落。

    而很少有人会去拆解,如果我是他,我究竟是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投入了多少时间,捉住了什么样的运势,进而一飞登天。

    我有没有这个能力,我是否喜欢这样做,我是否愿意投入这么多时间去做,我是否喜欢做这些事,这件事情是否适合我去做?

    如何不适合,我有没有其他更合适我自己的事情可以去做。如果我想做其他的事情,他所走过的路,用过的方法,是否适合用在我要做的这件事情上?

    即使我把这些都想过了,那么还需要思考,他所说的一切,信息,或者我所搜集到的信息,是否足够合成一个成功的合集。

    如果不能,还缺乏那些信息。

    成功和失败之间的区别

    在于所有的信息经过了提取,重新组合过形成的结果,是否符合了你的预期。

    如果你把世俗定义的成功植入自己的大脑里,那么你对结果的预期,便是大众对这件事情的预期。

    很多人追求的结果,无非就是名,利,财。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为了得到名,利,财,有的人努力学习,从书中获取构建可以形成名的信息,通过考试,获得了优等生的名,通过屡次获得100分来获得学霸的名。

    而学校中的学霸,进阶的路径,无非是证明了,他能适应每一分试卷,能把学习过程获取的信息,找到了100个实用于考试的信息,这便是一种适应能力。在考试的猎场中,收获了学霸这个胜利品。

    然而学生时代中的这种能力,这种光环也仅限于学生生涯。

    并不代表在任何领域中都是通用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天3000字2020-07-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os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