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渴望拥有更多,或者是渴望快速的拥有更多,却又被各种掣肘的时候,于是患得患失,不知道应该走哪条路去完成,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担心投入后会不会没有结果。
看见过身边好多朋友,尤其是刚出社会的朋友,频繁的换着工作。
如若就是享受于这样不同的环境与行业,喜欢体验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便也无可厚非。
但很多人每一次甩出辞职信前,体会到的都是沉重与对未来的迷茫。
看着别人朋友圈春风得意马蹄疾,暗自幻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脱离格子间,拥有蓝天白云的生活。
幻想过后,总是更让人迷茫和恐慌,“我这辈子会不会就这样了?”
我想这个阶段我们都有经历过,我们都曾那么迫切地想要改变并不如意的现状,却因现实的艰难,不确定,而深陷恐惧迷茫中无法自拔。
所以,我们痛苦、迷茫、不安。
为了让自己不那么痛苦,我们将问题归结到了外在:
“他做的好,那是他有聪明,有天赋,我就不行”
“公司要求太高,我能力不足”
“这不是我熟悉的事物,变数太大,我怕自己跟不上”
.......
实际上,这是本能的自我防御机制,在这防御的背后,除了有一个不敢面对的不完整的自己,还有一颗恨不得一步登天的心。
其实将自己拔出这个负面的旋涡很简单:
就是将自己喜欢的、擅长的、能做的、不能做的通通罗列出来,重新排列组合。
找到一个可以实行的方向,然后为此投入时间,投入精力。
当然,你可能会说:“方向其实也有,但自己没有能力去实现。”
能力是与行动挂钩的,我很喜欢武志红的解释:“能力来自与你与相关事物建立了深度关系.........,建立深度关系的关键是投入,经由时间与精力的累计,你与着事物的关系日渐深厚,你逐渐掌握了它,与它相遇,而能力,是你的存在与它的存在相遇的副产品。”
总结下,就是四个字“熟能生巧”,找到你感兴趣的事情,就去做,只要愿意沉下心投入,也一定可以磨练出相应的能力。
也有人会说,我还没有想清楚,这件自己有兴趣的事能不能做,万一投入了时间,投入了精力,却走错了怎么办?失败了怎么办?我不想再走弯路了。
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难以预料结果,所以旅途中会充满不安与困惑。
柏拉图摘麦穗的故事,都有听过吧?
“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就叫他先到麦田里,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的麦穗。期间只能摘一次,只能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结果一颗也没摘到。因为他总是期待前面还有更好的;走到前面时,又发觉错过了最好的。”
苏格拉底解释:“这就是爱情。”
这个故事不仅仅适用于爱情,也适用于人生前行中各种的不确定性。我们都想选到众多选择中,未来的结果最好的那一个,但是没有人能预见的到。
可能你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准备,也错过了很多时机,但也一直为目标努力着;
也可能你没有太多准备,频繁的换方向,跌跌撞撞中摸索着,体验着,也前进着。
你能评价说哪条是直路,哪条是弯路吗?
直路或许能提前到达目的地,但是接下来的路,就能保证不再遇到波折吗?
所谓“弯路”当中多走的那些,真的就是多余的吗?
所以,原本就没有什么直路,弯路,都是人生经历当中的某些片段而已。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接纳当下的生活,去做,去沉淀就好了,这样,你就有可能有更多意外的收获。
或许最后的结果,不一定完全符合最开始预设的那个场景,但人生一定就会越走越清晰,越走越开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