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所以有些难事不会向他们诉说。很羡慕他们能够活得真实、活得洒脱,今天经历了哪些事,是高兴、伤心还是痛苦,都可以从他们的脸上看得出来。
我带的是一到六年级的美术课程,高年级学生一下课就跑到我们班,告诉我今天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还喜欢考我一些字谜、脑筋急转弯,虽然对于我来说比较简单,但从他们脸上我看到了偶然发现时的惊奇与喜悦。
然而,对于成年后的我们来说,更看重自我需求被不断满足,虽然有些时候也会发发朋友圈“炫耀”一番,但真正的懂得不会被人看出来。不再轻易说大话、做傻事,哪怕是心中无限欢喜也要试着收敛一点。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学会控制自己的表达欲,习惯把敏感情绪隐藏在坚强的外表之下。矜持与客套,使直观式表达变得委婉,也使日常交际成为有距离的形式应付。
看起来我们成为“百毒不侵”的情感绝缘体,实则是把不良情绪一次次压制在内心暴戾的火山口。当爆发的那一刻,无论是学生,还是自己的孩子,都会无端承受这压抑许久的猛烈控诉。
年龄增长的同时,我们控制情绪的能力也在变弱。可能是一句话就会导致我们暴怒,也可能是一件小事突然让我们崩溃。成年人的喜怒不形于色,成为最孤独的守望者。期待有人能走进内心,又害怕隐秘区域被人恶意曝光。
多希望能回到童年,对很多事情没有对错的概念,只要觉得好玩就能与刚认识的小朋友玩上一整天。就算发生不愉快,不过三两天的功夫便能和好如初。彼此间没有秘密,甚至愿意把最心爱的玩具相互分享。
很多我们羞于表达的事情,学生却表现得很坦然。比如:做错了事,会勇于承担;冤枉别人,也会诚恳道歉。那些因为面子问题反目成仇的例子比比皆是,但似乎孩子们的世界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他们在乎的是彼此的共性,因为不同更显珍贵。
喜不喜欢?可能是我和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因为喜欢小动物,他们会缠着家人去买,生命终结后也会特别伤心;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迷上一门课程,会因为得到夸奖而努力学习;因为喜欢一种颜色,很长一段时间成为衣服的首选色调。
而我们呢,会因为一句吐槽,连说话都变得小心翼翼。明明有自己的原则,却会因为别人的偶然建议,去尝试一种新的穿搭风格。
我们也似乎活成了小时候最讨厌的那种人,自私自利、爱慕虚荣,未达目的采用一些并不光彩的手段。在成为别人眼中的羡慕对象时,那个真实的自己也在与现实生活逐渐远离。
那些在我看来“什么都不懂”的学生,却活成了我向往的样子。他们教会我坦诚地面对失败,快乐地追求幸福。他们也总能从枯燥的生活中找到乐趣,尽管在我们眼中他们的玩法并不安全。他们只为自己而活,只为创造今日之精彩。关于如何保持纯真、享受当下,他们才是我的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