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摊经济”的话题在各平台引发热议,其中微博话题下,有一条关于地摊的帖子,很形象的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指明了一条“路”:
这位网友灵活运用了“互联网+”的创业模式,依靠某宝平台再加上独特的创业思维模式,妥妥地把“空手套白狼”又一次活灵活现地展示。
如上为想法,是为说,而很多行动派,是为做,有人早早便开始抱着失传已久的《城市地摊财富秘籍》精修。
秘籍在手,说走就走,四海八荒,可还是忘不了曾经被城管追赶的恐惧,街头巷尾、斗智斗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记忆还是历历在目,谁还敢……
嗡嗡嗡嗡~不好意思,接个电话先~
哦吼,城管中队长打电话让我去摆摊?
没听错吧,年前就是他把我追的跑脱胶的那个,现在打电话过来,这还有这等好事?
问了问情况,原来是打造地摊经济,让城市添点烟火气呀,想城管与商贩的周旋从古到今都难得如此和谐。
再看看同行的给力程度,都细分到市区街道的摆摊范围:
北京、上海、深圳、再到西安、郑州、江西……
全地区、多街道、地点大全、摆摊秘籍一时间可谓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在大众如此热闹的撸起袖子干地摊经济的时候,有一个声音弱弱地发了出来“地摊经济复活会持续多久呢?”
多久?且听来答:
因为当代社会的发展,大家可能都忽略了一个事实,地摊本身在历史发展当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
唐长安城人口百万,“九市”星缀于坊间,各类蔬菜商品依列其中,尤其《长安十二时辰》大火,将坊间繁华,渲染的好不热闹。
水浒传中,有一回说的智取生辰纲,白日鼠白胜挑得一担香酒,醉翻了杨志一行人,其中故事暂且不说,挑担贩酒,走街串巷,为的就是一门营生再加几两碎银。
至明清之时,皇叔爱新觉罗·载涛宁摆地摊也不做汉奸,这一段历史也唤作佳话后传。
民国时期,相关电视电影题材当中都有摊贩沿街叫卖,其中布料香脂,林林总总,也算作是种类齐全。
到爷爷那一辈,记得妈妈之前讲起过,在她小的时候,爷爷就翻山越岭肩扛木材贩卖,那时路途遥远,一行肩木人一趟才能赚得几毛几块钱,那个时候赚的钱才是真真正正的血汗钱。
再到爸爸那一辈,听过爸爸提起,在他小的时候卖过冰棍,那个时候没有所谓的便携式冰箱,而是用被子裹着一个箱子,从而避免冰棍因为高温被融化,那时的一个冰棍的价格不过是几分钱。
从古至今,无论哪朝哪代,地摊模式一直都会存在,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小县城,有人需要就有人供应,供需关系只要存在,地摊就有它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地摊已经不是无业游民的专属,更多的都市青年甚至会开车,将后备箱作为移动摊位。
除此,西安帅气小伙地摊为母分忧、河南郑州现“后备箱地摊集”、深圳灯车摊位……这多点开花、市场活跃,背后离不开总理的点赞。
而借用总理的一句话:
人民群众是有无穷创造力的,中国人民是勤劳的,中国的市场也是在不断开拓和升级的。
如此:天时、地利、人和便都掌握在地摊经营者手中,上有总理点赞支持,下有区市街道摆摊范围,手握《城市地摊财富秘籍》,顺便还能体验一下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另外~
需要《城市地摊秘籍》的小伙伴,可以来关注公众号,发送关键词“地摊”,领取完整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