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时看起来是个好主意。”

“当时看起来是个好主意。”

作者: 康熙师爷 | 来源:发表于2018-06-28 19:57 被阅读0次

    1. “当时看起来是个好主意。”

    人为什么有时候会做出愚蠢的决策?
    这是今天的话题,我暂且留个悬念,你思考下。

    先给你讲个我最近看到的一个故事:

    一个已婚男人,和一个刚见面不久的女人,意外有了私生子。
    别人问他,为什么会惹出这么大的麻烦,他回答道:
    “当时看起来是个好主意。”

    这个故事是查理芒格在2002年Wesco股东大会上讲的。
    他讲这个故事,其实是为了解释当时公司为什么会做出一个错误的投资决策。

    为什么人会做出愚蠢的决策?
    还有什么好讲的呢,无非是因为“当时看起来是个好主意。”

    仔细想想,很多愚蠢的决策,往往都是我们当时头脑一时发热想出来的。
    等到事后冷静下来,自己也能立马看到哪里错了。
    这种错误,我把它称作“发烧陷阱”

    2. “发烧陷阱”

    “发烧”的大脑和冷静的大脑,看待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

    “发烧”的大脑,往往只会看到巨大的回报,而忽略了风险和后果。

    所以,做出错误的决定也在所难免了。

    而且,市场也会有“发烧陷阱”
    不管是商业市场,还是投资市场。
    热门市场总是会吸引大量兴奋的创业者和投资者涌入。这个时候,大家往往会看不到风险,或者自信地认为风险只会降临在别人身上。直到热度消退,自己要为风险买单时,才意识到原来进的是个“夺命市场”
    到了这种时候,还能说什么呢,只好吐槽下自己,“当时看起来是个好主意”。

    那么,如何避开“发烧陷阱”呢?
    可能会有人告诉你,你需要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然后向你推荐一大堆课程。
    但是康熙师爷更想跟你说句接地气的实在话:
    与其学习如何做出好决策,不如先学会如何不犯错。
    为什么?
    因为好决策并不能确保成功,但坏决策几乎总能确保失败。

    就像学生考试一样,如何快速提高成绩?
    最实在的方法,不是急着去学新知识,而是先把自己会做的题,确保都做对了,减少失误。

    所以,我们先学会避免做出失误型的坏决策。
    有两个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帮到你:

    • 10/10/10法则。
    • 决策日记。

    3.10/10/10法则

    10/10/10法则是《哈佛商业评论》前主编苏西·韦尔奇提出来的,她用来减轻面对艰难决策时的纠结和恐惧,但我觉得也非常适合用来减少“发烧”情境下的决策错误。
    具体做法如下:

    当你面对一个决策时,只需要问自己三个问题,如果现在启动这个决策:

    • 10分钟后会带来什么后果?
    • 10个月后呢?
    • 10年后又如何?

    这就是10/10/10法则。
    它的原理是迫使我们转移当前的情绪。想象自己10个月后,甚至10年后,那么你的情绪会逐渐转向平静,因此也就降低了情绪的干扰。

    假想一下,如果此时你计划马上辞职去创业,你的感觉会如何?

    • 辞职10分钟后,我和老同事们依依惜别,稍有留恋。
    • 辞职10个月后,我应该在非常辛苦地创业中,因为几乎每家创业公司的第一年都是熬出来的。此时,可能会后悔,也可能会很有干劲。
    • 辞职10年后,我可能已经忘记这件事了。此时,或许我早已找了一份新工作(大概率会创业失败);也可能我的公司成功了(小概率会创业成功)。

    通过10/10/10想象,刚开始极度兴奋的情绪会渐渐平静下来,便于我们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不过,这个方法有局限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兴奋情绪都能被抑制住,比如有人可能会这样想象:

    • 辞职10分钟后,我在写创业计划书。
    • 辞职10个月后,我的公司逐渐走上正轨。
    • 辞职10年后,我成为了第二个马云。

    要是这样想象的话,那么完蛋了,兴奋的情绪更加高昂了。
    所以,10/10/10法则需要配合另一个工具来使用。
    这就是决策日记。

    4.决策日记

    决策日记也很简单,就是每天记录下你做的决策,像写日记一样。许多有成就的人都会将它作为日常练习来帮助他们改进自己。
    具体做法是:

    当你做出决策后,花点时间记录下你的决策过程,你期望发生的事情,你思考了哪些备用方案,你现在的感受和情绪是怎样的,比如是觉得有点累,还是心情很平静。把这一切都如实地记录下来。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或者说,决策日记有什么用,真的能减少错误的决策吗?
    作用很多,我挑两个最重要的来说下:

    • 记录,会迫使你进行二次思考,帮助发现新问题。

    美国作家Carol Loomis说过:记录可以让你发现漏洞。当你坐下来写分析报告时,就会意识到哪里是错误的。然后你会重新开始思考。

    • 记录,便于事后回顾和反思,吸取历史的教训。
      自我反省,是改善决策能力的重要工具。而决策日志,可以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让我们清晰看到自己的决策思路。

    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说过:这样做的关键在于它可以防止事后偏见。(事后偏见就是我们所说的“事后诸葛亮”,当自己知道结果后,会倾向于认为自己早已预测到这个结果。)

    在写决策日记时,有4个有用的TIPS:

    • 允许写到一半就放弃。刚开始记录时,常常写到一半就发现这个决策中存在明显的漏洞,甚至完全不可行。这个时候就没必要强行洗白了,可以直接放弃。直到重新思考后,再写一篇新的决策日记。(对我来说,发现漏洞这件事特别有成就感,这说明我又避开了一次危机。)
    • 详细具体、不模棱两可。详细记录可以避免出现“事后偏见”。而且,如果你无法清晰准确地描述,说明你可能还没有想清楚。
    • 推荐用电脑或手机来记录。因为电子版便于搜索。当未来遇到相似的问题时,可以搜索以前的决策作为参考。不过,有人更喜欢用手写的方式来思考,这也是可以的。
    • 定期查看你的决策日记(非常重要)。这是决策日记最重要的步骤,它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容易犯的错误。了解自己的弱点,是成为更好的决策者的重要步骤。

    查理芒格曾经说过:如果我能知道我会在哪里死去,我就一定不会去那个地方。

    这句话,与定期回顾的道理非常相似:
    如果我能知道自己会在哪些地方犯错,我就会尽可能地避开它们。

    5.我的决策日记模板

    最后,我给大家提供一份决策日记模板。
    这是我参考了《FS Decision Journal》的文件,以及结合10/10/10原则,重新设计的决策日记模板(康熙师爷版本),也是全球独一无二的一份,供你参考。

    决策过程:

    • 日期和时间:
    • 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 我做的决策是:
    • 做决策时的情绪和感受是:
    • 决策的背景和依据是:
    • 期望的结果和预计的概率是:
    • 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变量和风险是:
    • 认真思考过的替代方案和不选择它们的原因是:

    想象执行决策后会发生的变化:

    • 10分钟后:
    • 10个月后:
    • 10年后:

    我的最终决定是:

    结果回顾:

    • 实际结果(半年后):
    • 我学到了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时看起来是个好主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yn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