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性情不仅表现在他平时的说话处事上 还表现在他都诸多行为上。
大文豪苏轼也不例外。
宋朝大文豪苏轼留给了我们很多的脍炙人口的诗篇,其间他的豪迈奔放的性格和超凡脱俗的境界给我们很深的影响。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在他写给梅尧臣的一封信中就体现了这种思想。全文很长,我们这里就节选几段。
苏轼《上梅直讲书》…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
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
这是苏轼写给诗人梅尧臣的书信。
“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苏轼认为有时候富贵好不如贫贱。
他通过举出周公和孔子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周公可谓国之重臣,可是仍然不免遭到流言蜚语的伤害。
孔子虽然贫贱周游列国,仍然可以受到大多数诸侯的尊重 。
书信援引史实,把周公和孔子相互比较,由此说明只有同道知己才能相乐的道理。
暗以孔子比欧阳修和梅尧臣。
苏轼以孔门弟子自况,说明富贵不足重,而师徒以道相乐才是人间最高的乐趣。
此信,一扫通常干谒文字浮夸阿谀的风气,表达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高尚情怀和人生追求。
这封信也表明了苏轼的一种追求,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人格。
我们看后来苏轼一贬再贬,历经波折,而始终不变本色,“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伟大情操,就愈加感动于苏轼这封信的言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