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章被其中丰富的内涵所吸引,特别为作为教师的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教学建议和自身修养的提升建议。
一、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做学问要默默然领会在心,善于精思,不可心存外物,不可力求表现,不多言,不浮躁。做学问永远不要满足,不要厌倦,孔子一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为我们树立了学而不厌的榜样。面对慧钝不一,基础各异的学生,我们要有始终如一的“不倦”态度,要有耐心。搭平台、架梯子帮他们成长进步。
二、温故而知新
每次新课后,教师要组织大量的课堂练习,还要布置很多的课外作业,这就是“温故”的措施。课堂上,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要进行课前提问,老师如果不重视“温故”,不检查学生“温故”的质量,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过犹不及
在这里胡老师为我们解说了“中庸”的概念,即“中庸之道”,“过”与“不及”都离开了“中”这个中心,都是不适宜的,那么教学中如何做到“中庸”呢?答案是:因材施教!对子路的“过”和冉有的“不及”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施救策略。
四、启发正当时
启发性教学原则我们并不陌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但是什么时候“启”,什么时候“发”呢?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提示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开导他。告知他一方面,他却不能推知其他三个方面,便不再教他了……
要出现这样的条件,既需要学生主观努力,又需要教师创设客观条件加以配合,学生要有“求真知”“得其解”的主观愿望和学习动力,另外,需要老师创设教学情景,如设置教学悬念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让学生急于知道结果,急于知道答案,即调动起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求知欲的驱使下主动去思考、再思考,仍然不得其解,内心便会出现一种所谓的“愤”的状态,这时“启”的机会就来了,抓住机会进行启示,就会收到极好的教育效果,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将由“愤”到“启”的过程铭刻于心。“悱”,他想说而又说不出口,心里憋得难受,这时候老师再出手相助,再去启发、诱导他,解决他的难题,所以,教学效果肯定要好一些。
五、当为君子师
教师应视工作为事业,要有奉献和担当精神,教师不仅要教知识,还要育人,应该以“君子”之德,以自身的感染力量,像春风化雨那样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不能固步自封,因循不前,要与时俱进,做到教学相长,做“君子儒”,不为“小人儒”。
六、没有束脩也乐教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孔子的谦虚,他说自己什么学问也没有,什么也不懂,真正有学问修养人就是这样的虚心,另外,还看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路遇庄稼汉的请教,孔子却很诚恳、热情地帮助他。他们并没有师生关系,庄稼汉也并没有拿束脩做为学费或见面礼。这恰恰是我们在现今这个“利欲熏心”的社会所应该学习的。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心。
孔子他那认真严肃、踏实负责、平易近人、百折不挠的教学态度等等,是指引我们教育工作者快乐学习和工作的明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