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家里发生那件事后,我关心的重点完全不在自己被伤得有多深上,而是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解构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如何保持善念,锻炼爱的能力,还有探索爱恨之间的关系规律上。
今天想到的点是:心理防御机制的强度和自恋强度的关系。
还是用我习惯的套入粗暴比喻的方式来举例。
对于心理防御很强的人,他们习惯用抵触恨意的方式来抵触一切情感的靠近,包括拒绝爱。
不知道正常人是否和我有过一样的体验,至少这是我个人的真实体验。
很生气,认定这世上不会有人对我好的时候,突然被关心,被一个很“不恰当”的人“打扰”,做了我其实很想别人对我做的事情。这个人的出现好像“破坏”了我的恨意一样,让我不能专心的保持这种“认定”别人都是坏人的信念。并且当我确定了对方的善意后,开始产生一种羞耻感,对自己生气和觉得别人“很坏”的想法感到惭愧。仇恨的循环就这样被打破了。
这就不禁让我想到表妹对恨意顽固的信念与自恋附着。是怎样的人生导致了从没有人冲破她的敌意信念看见自己的丑陋与卑劣呢?
每次想到这些,我的外在人格总是保持顽固的理智选择不原谅具体的事实。可是我的内在人格又会发自内心的产生一种同情的体验,感受到她内心世界的黑暗和冰冷,她需要不停从别人那里抢夺光明和温暖才能维持住一点内心的平衡感。与这种感受相处一生,真的是挺痛苦的。
不幸的是我吗?
我的内心孤傲的很,至少跟我的家人比,我觉得我是特别聪明的。当然不能把优越感建立在痛苦的沼泽里,我只是这个世界的学生,在死亡的那一刻才算可以侥幸肄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