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可以算是剧本创作的一些捷径了,但是!不能因此而放松,因为有捷径可走而疏于练习,刻意练习才能将这些捷径变成自己的东西,没有比练习更捷径的了。这些捷径,更像是练习之后所做的微调,比如,你设计了一个主人公,为啥总觉得他不讨喜呢?也许,缺少了救猫咪桥段。
原则1、救猫咪
这个桥段的设计是让观众迅速喜欢上我们的主人公,并能够将自己代入到主人公视角中,跟随他起起伏伏的关键。同时,这里其实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现实中的善恶并不是决定观众是否喜欢主人公的关键,只要设计好救猫咪桥段,如同教父那样的杀人不眨眼的黑手党,也会迷倒一大片人,就像经典港片无间道里的倪永孝,分分钟就赢得观众的喜欢不仅靠颜值靠演技,还有救猫咪桥段,没有孝字当头,观众如何喜欢?
原则2、泳池里的教皇
所有的影片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平淡的背景铺垫,观众不感兴趣,但是做为创作者,又要表达,又要科普出来,怎么办?可以借鉴泳池里的教皇,即制造一种反差的喜感,让一本正经的科普背景的场景,平添幽默与风趣,就像教皇这么神圣的人,居然在泳池里光着膀子,接见重要的人士,而重要人士口中还说着重要的事。
原则3、避免双重魔幻
这说白了就是,一部影片,自始至终贯穿这个影片体系的魔法,不能有两套!就像你不能同时看到哈利波特对战漩涡鸣人一样,一个用中世纪的魔法,一个用日本忍术,我天,太混乱了,再加上外星人的话,这个大杂烩没人能受得了!所以,只能有一种魔法!一种!
原则4、铺垫过长
在第12分钟的时候,还没有出现那个彻底打破主人公原有生活平衡的触发事件,会让屏幕前的观众受不了,要退票了!说到底,观众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你的那个所谓大菜!
原则5、糖多齁死人
这里说的和魔幻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说,简单点,一次用一个概念就行了,比如,设计一个角色,你不能因为他最后战胜敌人用的是左手,就把他设计成左撇子,每次出门都走左边,坐公车都靠左边位置坐,这个太难以接受了。
原则6、小心冰川
这说的还是拖沓的节奏问题。在反派逼近的时候,节奏不能慢的跟冰川要来一样,如果危险总在远处,跟没有危险一样效果。
原则7、人物弧光
所谓人物弧光是指,每一个角色都必须在故事中有所转变,包括主角的朋友,伙伴,唯一不变的只有反派。因为静止代表着死亡。不变就是死亡,这个故事主角不变,就没有讲的必要。
原则8、别让媒体掺和
针对美国好莱坞独特的电影环境提出的中肯建议。国内市场如何随机应变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