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忘记朋友生日的人,是不是应该先来五十大板。
我就是那个记错朋友生日的人,而且不止一个。
我习惯性地一开年就在日历上做记号,按照脑海中熟记的日子提前买好礼物,结果今年一下子揭露了多年的失误。那种感觉就像我一直以为自己是37码的脚,结果某天穿上35码的鞋刚刚合脚。
预计昨天发文的,上课的时候打开了公众号,在知乎上找灵感,看朋友的更文,两节课过去,硬是没憋出一千字,这样的经历不下十次。
灵感是下笔如有神的源泉。
当这种时刻到来的时候,我意识到,我失去了对生活的感知。不是说日子过得糊里糊涂,相反,比任何时刻都充实。只是在一切看起来正常无比的时候,我总觉得缺了一样东西。
只要找到这样东西,一尘不变的生活会产生质化反应。
今天的题目是临时起意的,看着朝圣般的车辆,月季在风中摇曳,暖阳时而光顾紧缩的肌肤,光与冷空气的交织,换上毛衣,却也不愿失去美丽,配条裙子,穿梭在秋风中。
无意间看到公交屏上的气温“5℃-18℃”,不假思索地想要拿起手机发给朋友,感慨北京真冷。可我的手臂迟迟没有动静。
分享在我的生活中逐渐降低比重。
翻看朋友圈,从开学至今,不到十条动态。这是前所未有的,搁以前两三天一条,甚至一天两三条。找朋友聊天的欲望也在直线下降。
忙碌是一方面,更多的是,逐渐意识到,很多感受无法共情,寻求精神共鸣的尽头是自我。
旧人不知我近况,新人不知我过往, 近况不该旧人知,过往不与新人讲。
对彼此默默的关注,是我们隐身的情感表达。
对人际关系的期待,我总会设想很多情景。一旦对方契合我的想法,就在心里加一分;倘若对方未能达到要求,就在心里生闷气。
经历了些许,才意识到是没有调整好与自我的关系:为什么要过得那么拧巴,是朋友,不是生活的依托,更不是情绪的调色板。
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重要的。
🪶
谈恋爱的时候,我们给对方起了很多“别称”,有一个很别样——“骑士”。
为了出行方便,我们买了一辆小毛驴,它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爬坡王,结果一到上坡的时候,我就要从车上下来,充当“大力推手”。
“骑士”是模仿童话故事。每一个公主的身边都有一个骑士,骑士的职责是“随叫随到”。
习惯性工作到凌晨的他,早上六点半会准时出现在食堂门口,他说在一起的时间本来就不多,要一起吃饭。为了培养做饭的能力,从来不做家务的他买来锅碗瓢盆,在家捣鼓,还破费六十米换来一个保温桶,满足了我一下课就能吃上饭的小心愿。
结束一上午的课程,不用挤食堂,对于饭菜的味道就没了那么多要求。
前段时间和朋友散步,聊到感情,她说,还不是分手了。
我顿了顿:“感情的结局是开放的,在一起的时候,对方的言行举行对你产生了影响,也是一段好的关系。”
分手多年,我总在不同场合提及他,不是我没有放下,是因为他的的确确影响了我很多,就像”光光老师“会出现在每一篇描写好老师的话题中。
每当换季的时候,他会说:要买新衣服啦。(ps:他带着我去感受世界,有很多和学习同等重要的事情。)
关于做事的原则,他引用曾经的老师的话:“想到了,立刻做,马上做”。(ps:犹豫多半会忘记、会放弃,只要是认定的事情,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关于胸怀和格局,他不介意对方占便宜,只要不影响事情的进度,把工作做好。
……
以前我觉得两个人分道扬镳一定要发生一件刻骨铭心的事情,其实并没有,只是某一天回家看到地上的袜子,无数个场面如同幻灯片一样袭裹自己,默默地收拾行李箱,放下钥匙,转身离开。
🪶
假如没有童年,就不会有成熟丰满的今天。
朋友说,现在的小孩经常语出惊人,动不动就说”活着有什么意思”。
如果说00后是网络的原住民,那么10后就是”科技狠活“。他们睁眼看世界的第一眼便是钢筋混泥土的工业城市,玩具是手机,上课是多媒体,课外娱乐是游泳、画画、钢琴等各种培训班。
从一个地方奔赴另一个地方,像陀螺一样,旋转不停,堪称”赢在起跑线上“。
我是半拒绝科技化的,对世界的各种“新新事物”总是慢半拍,没有跟风的需求,在自己的节奏里养老。
记得本科辅导员在某次课上问我为什么不打游戏时,我脱口而出:手机之外,有很多好玩的。
爬山、拍云朵、追日落;因为喜欢的作家在书中提到了某个地方,立马打开地图;在外面吃到好吃的东西,回家就琢磨怎么做;和狗狗一起发呆,跟小猫躲迷藏,学鸟叫……
总有奔赴不完的热爱,总有升腾不熄的生命力。
作家会不遗余力地夸赞故乡。乡土,这片富饶的土地滋养着幼时的她们。
话语通过强化形成肌肉记忆。常听妈妈叨叨,不自觉地学到了妈妈的真传——做菜的时候,仿佛有一个声音,在远方即时播报;知道生病了该吃什么药;知道如何通过夜晚的星空判断次日的天气;见证云朵的各种形态;坐在石墩上听老人们讲故事,谁家的儿媳妇又生了,谁家的孙子考上了北京的学校;什么季节吃什么水果……
还有爷爷的方便面,奶奶的手。
童年,这股涓涓细流,会不时出现在长大后的世界里,他有着温热的脉动,熟悉的乡音,亲切的归属。
前段时间,发小回家了。在杭州工作三年,攒了些钱,回家远程办公兼做自媒体。回乡创业,是我们的约定,她先回去铺路。
凌晨,一辆货车在高速上飞驰。早上七点,群里多了几张照片。在我们劝她休息的时候,她说,还要收拾呢。
人在亢奋的时候是感觉不到累的,准确地说,幸福的滋味掩盖了累。
每次回家,我要花一上午的时间打扫房间。尽管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夜车,身体的疲惫在整理衣柜,把娃娃们都移到院子里晒太阳,给书擦去一年的灰尘中得到了缓解。
回家,是真正意义上的吾心安处。
次日,发小和她爸爸一起逛街,发了张自拍。我评论:回家后眼里有光了。
以前会觉得“叶落归根”是老一辈人的执念,慢慢地,意识到是找回自我,是回到舒服熟悉的老地方,那里有故人,有炊烟,有唠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