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增量市场进入到存量市场,流量红利的逐渐稀薄,各行业的企业们开始意识到:这场流量的追逐战中,打铁还需自身硬。
当市场发生改变:增量市场变成存量市场,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流量市场中的行业赛道后期就是一场“体力消耗的马拉松大赛”,谁能支撑到最后,谁就是赛道的赢家。企业的内部增长驱动,成了重要的增长引擎。
好的管理不是约束,是管理
稻盛和夫说最好的管理:就是员工的自我管理,自驱动,自组织式的参与企业的整个业务闭环之中。这样每一个员工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这样的管理模式也被称之为阿米巴模式,在阿米巴经营方式下,企业组织也可以随着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形”,调整到最佳状态,即能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组织。
传统企业的管理方式,一般是通过结果导向制定工作内容的KPI,同时为了保证工作符合要求的顺利完成,不会掺和不正当因素,KPI之上会再次加上企业价值观来作为一个评判标准。
这样的传统管理模式,只能看到员工的工作结果,根本无法清晰中间的过程。一线员工真正的在市场工作时候,企业是没有办法管理,也无从管理。
所以产生的现状通常是员工的行为,企业买单。
为了杜绝这样的不可控因素,企业索性拍脑袋去约束员工的权限,通过不断增加员工守则去束缚员工。这就让情况变得更坏,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员工就被规则限制,什么都不能做;没有办法做出好的应对措施。
企业微信要浇灌的新增长模式
存量市场的增长靠内驱动:让听到炮火声的人来做决策,小步快跑的试错迭代、拥抱变化。
企业微信可以升级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可以让领导者和执行者之间的不可控因素,变得可控制和可视化。企业组织可以快速的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形”,调整到最佳状态。
传统的推广方式:基本上找到相关的渠道后通过走量的形式。传统走量的形式,早期是没有办法去监控和锁定有效的渠道源头。勉强通过二次跳转可以记录数据,但是二次跳转损失的流量比较大。
就像那句经典的广告界话语“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是浪费掉了,但是我不知道是那一半被浪费了”。
但是现在有了企业微信之后,我们可以改善这种情况:改善传统的决策层因为没有足够的数据信息来验证市场价值,不敢乱制定战略的情况。
这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没有企业微信之前,由于数据技术层面的障碍,只有极少数的企业可以落实。因为在管理执行的时候,中间很多的细节没有办法打通:无法追随信息源、无法验证决策价值等。
企业难以通过数据化去驱动、验证方案可行性;自然就没有办法让听到炮火声的人来做决定。并且一般的一线员工,是没有办法做出非常系统化的方案,或者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参考,这就导致普通企业快速拥抱变化的试错成本过高。
现在有了企业微信后,企业微信可以提供给企业数据中台服务,和数据监测支持。并且开放数据接口,引入大量的第三方服务商合作。
这让企业可以进行通过使用企业微信,来进行渠道数据统计和判断,集中化的方式去推精准的渠道。
同时企业微信的中台数据库,可以允许数据化的授权给员工,一线的员工可以有做出很多灵活的试错尝试的空间。通过数据来验证决策方向的可行度,更快的帮助领导层做出正确的反馈和决策。
企业的内增长,要去中心化的赋能
企业内驱动增长的核心要素:需要对每一位员工赋能,给予员工适当的权利,调动员工的服务更加针对精细化针对于客户。
像今天喊着“千人千面,针对性营销”而兴起的各大AI数据分析,智能化算法一样。企业微信也可以实现千人千面的营销服务,不是通过算法数据,而是通过人。
人是最小的一个单元集合,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了解沟通,不是算法的智能推荐可以比拟的。因为这里面掺杂了腾讯擅长的社交和情感连接。
类似于:小区楼下的夫妻便利店,有时候买或者不买遇见了老板都会有意识的打个招呼。随着次数增加,老板都知道我的购物喜好、颜色喜好、价格敏感度、购物频率等。老板有时候愿意给我优惠价格,或者帮我订购我喜欢的产品来吸引我消费,这样的消费形式非常有效同时是促进我对老板的好感度的。
所以站在企业面向员工的放权管理也一样,只要中间的很多不可控因素,变得可控和可视化。企业可以大胆的放权,让员工自由发挥,展现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举个例子:针对性的补贴推广模式。
看拼多多和近期滴滴旗下的花小猪打车,补贴是利用了大众的价格敏感和获利心理来吸引客户的。
这里会有一个问题出现:每一个人对于价格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大一点范围来说,每一个小区对于价格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如果通过传统的方式来补贴,就是我们基于数据分析,只能算到不同区域的消费水平情况。并且作为一家公司你要考虑品牌形象,你的推广方案要两边水端平,不能东边补贴多,西边补贴少点。所以企业的最终决策,选择平均化的方案。
但是如果企业微信的员工来帮助你去补贴推广,员工可以根据自己更精度的了解,为不同区域做阶梯式补贴方案,最大化补贴方案的效益。这样的方式在公司品牌形象而言并不损伤害,因为这是公司授予员工的权利,单位是员工个人的市场行使权。
这样千人千面的市场营销服务,是要比算法个性化推荐方式来的更加有温度。
这种创新和去中心模式的对等的思维管理模式,也是腾讯为人所熟知的“赛马机制”。谁的方案和结果好,企业就投入更多的资源和资金,加速这个方向的进度,用市场结果+数据支撑来验证方向。
企业微信是互联网商家的“水”和“电”
现阶段的企业微信并不完全成熟,提供的仅仅是底层的数据连接。
毕竟每个行业商家的业务需求不相同,例如零售行业想要去中心化、分散;教育行业想要个性化、非标准化。企业微信要真正赋能商家的业务,就需要交付到更专业深入的第三方来完成。
例如:企业需要的SCRM、客户管理、营销裂变、拼团、送券、分销等系统,这些应用均需要二次开发。现在已经有很多第三方,对于新零售行业、教育行业等,做出了初步的尝试落地。像加一私域、微伴助手、微盛、千聊的鱼棠等。
对中小企业而言,更大的问题是如何将企业微信的战略落等。
因此,针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纷享销客采取的是SaaS化工具的形式,也有微伴助手采取免费的形式,还有短书平台采取针对行业的形式。其中,短书平台则考虑到教育的”个性化“和”非标“特点,提供全案策划和专人跟进落地的服务,直接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对于行业初期而言,是一个更高效的落地模式。
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是,对于企业微信无法直接实现的功能,如关键词回复、个人号导入企业微信等,短书的加一私域通过云控手机的方式用机器人实现。
存量市场就是要比拼经营的精细化和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化,最重要的是怎么去帮助提升那些看不见的公司风气和员工的意识,这种企业的思维方式,凌驾于企业微信等工具使用之上。
企业微信除了本身工具的价值,更大的价值就是给企业带来了管理模式方向上的新思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