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姒,有莘国人,姒姓,是文王正妃。太姒那是生得天生丽质、惊为天人。常常在渭水河畔采摘,后遇到文王。
文王得知太姒是仁爱而明理,生活俭朴之人,于是决定迎娶太姒。但因为渭水无法通行,于是就造舟搭桥,最终迎娶态势。《诗经·关雎》就记录了这个美满的爱情过程。
太姒入门之后,仰慕长辈的品德,效法于太姜(古公亶父正妃)、太妊(季历正妃),日夜操劳,以进妇道,后世被记录于《列女传》之中,被人尊称为“文母”。
太姒治理家内,文王治理外政,两人和和睦睦最终生下十个儿子。次序为: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duó),七子成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
姬发,是继位为武王。从小的时候就长有多一重牙齿,称为“骈齿”,主要用来表示刚强。而且他的视野也很广阔,称为“望羊”,主要用来表示目光的高瞻远瞩
后世用成语为骈齿望羊,赞美小孩的天生丽质,能力非凡,将来必是一方明主。
周公旦,又名姬旦。文王在世时,对其父父母十分的孝顺,忠厚仁爱。姬发继位后,更是辅佐于他,处理很多政务。此时,周国朝内,姜太公为国师,姬旦为辅相。
周公旦既是武王的得力助手,也是他的同胞弟弟,因此无论军国大事,还是其他的疑难小事,武王总是与周公商讨。
武王也同时仍有姬奭(shì,燕国公)、姬高(毕国公)、丹季等一众周国宗室辅佐,可谓是人才济济,政治蒸蒸日上,对外联合更多诸侯国,壮大实力。武王审时度势,积极开展灭商行动,做好准备,只等待时机。后来,为了便于进攻朝歌,周武王在沣水东岸建立新都镐京(今西安)。
胶鬲(gé),原是帝辛大夫,因遭帝辛暴虐,才隐藏起来做生意,以贩卖鱼和盐为主。胶鬲贩卖鱼盐的时候,非常的辛苦,后来被文王发现,成为了周国重臣。但胶鬲却没有进入周国从政,而是受到文王嘱托,前往商朝作内应去了。
此时,商王也是没有了臣子,为了填补空缺,大量佞臣开始充斥朝堂。他任用费仲管理国家政事,招募了飞廉、恶来、胶鬲、左疆等一众臣子。
费仲,善于阿谀,贪图钱财,殷国人都不和他亲近。
飞廉,是个驾车高手,被称为飞毛腿飞廉,为帝辛在北方办差,秦国和赵国的祖先。
恶来,飞廉之子。随着父亲跟随帝辛,充当征伐者和打手。
胶鬲重返商王朝本是遭受帝辛的怀疑,但费仲收了贿赂,在帝辛而边说了很多好话,帝辛就半信半疑的给他拜官了。
后来,胶鬲诉说自己卖鱼之苦,实在是不想再承受了,只能入主商王,享受极乐。帝辛大悦,拜胶鬲为少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