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里,我们讲了数组和ArrayList,在现实中,不管什么系统,如果不考虑性能的话,用其中的一个就可以完成所有工作,那为什么不用它们来进行所有的数据存储呢?
在数组/ArrayList中读取和存储(get/set)的性能非常高,为O(1),但插入(add(int index, E element))和删除(remove(int index))却花费了O(N)时间,效率并不高。
今天我们来看Java中的另一种List即LinkedList,LinkedList是基于双向链表来实现的,关于链表的知识我们Java数据结构之线性表 - 知乎专栏一文中有过介绍,HashMap和链表也有关系,所以我们要先讲它,话不多说,上代码。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2988/81ad62cd4824c5ad.png)
这段代码和我们之前的往ArrayList添加元素的代码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只是修改了红框的内容为LinkedList,这时候再往里添加元素,调用的就是LinkedList里面的add方法了。在之前的面向对象一文中我们已经说过了,这是多态的体现,利用好多态,在编码过程中,我们可以少修改很多东西,忘记了的朋友可以回过头去看一下。一看到new这个关键字,我们脑海里应该是,这货在堆内存中开辟了一块空间,我们先从构造函数入手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2988/5954f2f1f42920a4.png)
满怀希望的打开构造函数,好伤心,里面没有任何逻辑,只能从成员变量入手。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2988/72fccae4ce5cadcb.png)
发现三个成员变量,size就不多说了,大家猜一下就知道是LinkedList的逻辑长度,初始化为0,并持有两个Node引用,first看名字一猜就是第一个,last看名字就是最后一个,我们先来画一画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2988/7397490d5cb64a07.png)
初始化完了,在堆内存中就是这个样子,size为0。引用类型的成员变量初始化为null,再来看一看这个Node是什么东东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2988/b3249c80b84d492d.png)
这是一个内部静态私有类,该类只能在LinkedList中访问,先记住它,debug看一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2988/afa411968e2a7c58.png)
和我们图中一致,我们继续执行码里的add方法,看源码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2988/a4d7bebc9448b5fa.png)
很普通,e是我们往里添加的Person对象“张三”,继续跟踪linkLast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2988/24ddaf716de22c14.png)
第一次往LinkedList里添加元素,我们看上图11-1就知道,first为null,last也为null,把我们的Person对象“张三”传给了Node的构造函数,再看Node的构造函数: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2988/002a1acf895dbb6e.png)
用Person张三为入参构造了一个Node对象,好了,又到了画图的时候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2988/dded5c11d326c95e.png)
老规矩,debug一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2988/a5f9bb30b35ef2db.png)
和我们图中所画的一致,我们继续添加“李四”这个Person对象,再打开源码分析一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2988/8164fe9eb007c1ed.png)
张三这个Node指向新new出来的Node对象,再看Node是怎么创建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2988/0860f3b0d9f20f81.png)
创建Node对象,新new出来的Node对象的prev引用指向包含Person张三的Node对象。item引用指向Person李四对象,继续画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2988/2eafb604a2180fac.png)
看上图,原来的next引用指向新new出来的Node,同时新new出来的Node的prev引用指向原来的Node对象,item指向新new出来的Person李四这个对象,同时perList这个LinkedList对象的last引用指向新new出来的这个Node,再debug看一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2988/f8870f4f5b1f3ad0.png)
好的,继续添加“王五”,“赵六”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2988/88feda0f6ab3d1b9.png)
很简单,没有了底层数组,新增加了一个Node对象,记录了Person的内容,每个Node对象都持有next引用(下一个)和prev引用(上一个),其实就是之前Java数据结构之线性表 - 知乎专栏一文里介绍的双向链表,这个图看起来有点乱,多年前我在读这段代码的时候,差点晕过去了,又是next,prew,first,last,容易乱,因此大家在学习源码的过程中,有不明白的地方,找张纸和笔画一画,就清晰了。放张简化版的图,方便大家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2988/f82ee5babe645565.png)
大家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如果有什么勘误,还希望细心的读者提出来,下一篇我们研究LinkedList的查找、插入与删除,并引入时间复杂度来分析。
转载出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2810197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