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月明夜,又至中秋时。
对一个远嫁的人,如我,其实对中秋这个节日是有些五味杂陈的,更多的是无奈和愧疚。自从20年前出嫁后,就没和父母在一起共度过一个中秋节了。
还记得当年初为人妇,离开了家,三两天的假期因旅途长久而近乎虚无,常常是早早买好月饼寄回家,寄回的是一份孝心,也是一份儿女的牵挂和祝福。后来回到家,无意中看到母亲把漂亮的金属月饼盒摆在茶几上最显眼的位置,里面装上一些小物件。问起母亲来,她说,这还是你那年中秋节寄回来的呢。每年寄回的月饼,月饼盒都不一样,能够长期摆放装东西的,母亲总是把它理得整整齐齐,放在醒目的地方,这是一份母亲的骄傲,也是一份期待儿女在旁的心愿的寄寓吧。
慢慢地,中秋节就不再寄月饼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再好吃的月饼,也不能吸引人们的兴趣。人圆月圆的梦想一直都有,人忙聚难的困境永远都在。唯有浓郁的亲情和牵挂的思念却是不变的,即使有了自己的小家,最初的生命之源地仍然是内心最深的向往。除了常规的一通电话之外,只能用一张小小的汇款单来表达自己的心愿,父母照例都是说不要的,却在领到走了遥远邮政路的孝心款后,露出了舒心的笑,和乡邻说话的时候,也更多了几分活跃,额上舒展的每一条皱纹,都闪动着幸福的光晕。或许,那一瞬间,在父母心里,比中秋团圆更重要的,是要委婉地告诉熟人乡邻们,孩子们生活得忙碌而幸福。
现在的我,离家越来越远,从以前省内的千里之遥到现在的隔了数省的山水迢迢,因为工作性质,在中秋节回家看望父母实际上就是一种奢望,年年托表姐转去两千元,只是想让父母知道,女儿心里把这个节日看得重,也只好让这浅浅的表达承载我深深的思念了吧。比起古代的山高路远,现在信可闻,心相通,人不圆的日子,还是可以欢天喜地过着,因为,还可以在心里种下美好的期待,期待春节的美好重逢。有父母在,有家在,心里就是踏实的。
一日清晨,阳光正好,想起将要到来的一年一度的中秋,想起远方的父母,有些句子在心底流淌:
在忙碌的日子里
把事情一件一件捋好
像小时候和父母一起
捋好田间的一把把水稻/
我们曾尽力逃离的一切
却成了梦里最深的向往
比如爱与束缚
比如故乡
时间的镰刀
终究把一切心事收割
只剩最朴素的呼唤
和最基础的念想
刚上大学的女儿发来微信:“妈妈,我中秋节回来,回来吃好吃的!”一不小心,我也进入期盼女儿回家团圆的老母亲的行列了。心里充满着期待,又多想自己也还能像当年一样匆匆奔上回家的旅途,畅享那一桌如期而至的好菜。
团圆的梦如月,圆了又弯,弯了又圆;回家的路,也在生活的奔波忙碌里,长长短短,而心里,总有一轮向家的月,在一个特定的时节,如期升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