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会记住林徽因
她是开在民国时期的一朵洁白的鸢尾花。蝴蝶舞倦了,便偎在她的发梢,束住如瀑的长发。贝齿中闪着光,眉梢中带着柔情。水中的莲花,那是年轻的她。粗布衣鞋,干瘦如柴,但灵魂却从她执着的眼神中卓立于世人,那是成熟的她。于是有人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听闻她的名字,人们常说的,莫过于“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或是她与金、徐之间的“风流韵事”。谈资永远只是谈资。而将目光拉远,她的脚步,从闽南带着阳光味道的浪潮旖旎到北国夯实的砖块,并把她的一生葬在了脊槫与蜀柱之间。她在宾大留学,在女生禁止涉足的建筑学取得了优秀成绩;她和梁思成的蜜月,是对欧洲建筑的考察旅行;她和丈夫一起创办了清华的建筑系;她的智慧凝结在国徽的一角;她拖着重病,对破坏古建筑的领导人们歇斯底里 。而这些,也都是她,林徽因。她的脚步,漫布了整张中国版图,只要有需保护修复的古建筑,就有她勘察的身影。小人在指着她的脊梁骨,谩骂着她,而她,早将神思投放在祖国的建筑事业中。
日本侵华爆发时,她三十三岁,离开北平,被迫逃亡。而这个昔日的千金小姐,揽下了家中的活,相夫教子。煤油灯下,温润的母爱,便迸发出来,斑驳的投在墙上。有人问,你为何不带着孩子逃走,她说的是:我身后就是扬子江。她是如此辛苦,以至于当她回到北平,身体终是一步步垮下。在去世之前仍是拖着病进行建筑研究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