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推荐的书是《曾国藩家书》。古人很看重家书,正所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是家教的一种,长辈通过家书,把道德修养、人格风范等传授给子孙。在此概念上,《曾国藩家书》绝对是家书中最有影响力的家书之一,南怀瑾也曾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有两套,其中之一就是《曾国藩家书》。它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国藩作为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共同推崇的一个人,一生恭肃、严谨,他的家书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行文从容镇定,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他的家书句句妙语,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是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也是一部真实而又生动的生活宝典。
1.
精选书摘
1.能慎独,则内省不疚。
2.《中庸》其要归于愚必明,柔必强。最主要的就是把不明白的变明白,不坚强的变坚强。
3.早起也,有恒也,重(稳重)也,三者皆尔最要之物。
4.人之气质,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5.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
精神愈用愈出,智慧愈苦愈明。
6.凡作一事,无论大小难易,宜有始有终。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7.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吾但以傲惰二字痛下功夫,不问人之骂与否也。
8.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
9.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
10.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11.希望平日至交也能成患难之交,并不现实。应明白两个概念“平日至交”“患难之交”。
12.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切戒之。
13.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由天主者无可如何,只得听之;由人主者,尽得一分算一分,撑一日算一日。
14.《大学》能使人成功的地方,也就二条而已:一是格物,而是诚意。格:接触事物,弄清它的道理,深入地考察研究。物:本末之物,身体、精神、意念、知识、家庭、国家、天下。诚意:遵循自己所懂得的道理去身体力行。
2.
内容简介
《曾国藩家书》内容广博,共收录曾国藩家书435通,其中《与祖父书》14通,《与父母书》48通,《与叔父书》9通,《与弟书》249通,《教子书》115通;另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通,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自1879年初刊以来,广为流传,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曾国藩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教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3.
作者简介
罗纳德·哈里·科斯: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产权理论的创始人,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现为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荣休教授,浙江大学科斯经济研究中心创始人。科斯的杰出贡献是发现并阐明了交易成本和产权在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他推崇经验研究,批判经济学因脱离现实而踟蹰不前。科斯经济学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经济学家,包括张五常、周其仁、盛洪等众多知名经济学家。他酷爱历史,孩提时代因为读到《马可·波罗游记》而醉心中国,因此长期关注中国改革,分别在2008年和2010年两次慷慨出资,主办学术会议,为中国经济把脉。
王宁:湖北江陵人,早年就读北京大学,后赴美求学,获芝加哥大学博士,自1998年起担任科斯助手,现执教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兼任浙江大学科斯经济研究中心国际主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