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上一次打第一针新冠疫苗已过去一个月,现在到了打第二针的时候了。此时得知必须预约才给接种,想预约却没号。
5月份之前,街道办工作人员是挨个的宣传,挨个的请人去打疫苗,完了还有小礼品赠送。我5月9号打的针,那天刚好是母亲节,凡这天打针的人每人一包一斤装的香米。即便如此,响应者寥寥。有人吹牛逼,我身强体壮,又不去哪,我怕毛啊。更有夸张的,工作人员请他,他却像躲瘟疫般,溜之大吉。
大家都不愿意配合,其最大原因是不关己事。深圳自疫情初始,便严防死守,封村封路,管控常态化。尽管全球疫情持续恶劣,全国局部时有输入病例,但深圳始终独善其身,不受影响。该上课的上课,该上班的上班,该做买卖的做买卖。时间久了,大家都忘记有疫情这回事,口罩不戴,四处扎堆。都没事了,我还找那个麻烦干什么,这是普遍的想法。
再者,怀疑疫苗效能的不稳定。整个疫情发生至今也不过2年左右,这么短的时间内,紧急研发疫苗,到投入使用,不确定的风险实在大过确定的好处。很多人担心做志愿小白鼠,万一疫苗有问题,就算国家负责,那也没辙。还不如等多数人都接种了再看看,确定没事再打不迟。
打第一针时,不用预约,不用排队。直接就去,去了就能打。除去填表时间,前后不到5分钟,接种完毕。
现在这番情景,完全是180度大反转。没有了街道办工作人员疫苗宣传,大家也都能记忆起来,疫情还在。马上带好口罩,一切能在手机上搞定的,就不去人多的地方。不用请,不用堵,不用拉,不送礼,也都能自愿火速前往目的地。谁要是这个时候拦你,你会大骂“死开”。之前口出狂言说身强体壮的小伙子心也虚了,开始问起别人去哪才能打疫苗。往常一两个人的队伍都不愿人后,现在可以忍受排队排到对面街。预约号码像极了春运买火车票,人人一见面就是问
“今天你约到号了吗”
“你约的是几号的?”
“你这是打第几针?”
“哪个厂家的疫苗好?”
“我有个熟人能搞到号,到时候我帮你们问问。”
……诸如此类话题,嫣然已成每日头号大事。
由人人莫不关心的事,到人人每日头号大事,这中间只经历了一件事——隔壁广州荔湾疫情突发,病例过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