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下》24:性、命最难保全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孟子说:“美味对于嘴巴而言,美色对于眼睛而言,好听的声音对于耳朵而言,芬芳的气味对于鼻子而言,安逸舒适的感觉对于四肢而言,天性都有自然的吸引力,至于能不能遂心如意则取决于多种不可控因素的安排,君子不会在这些方面过分依从于天性,以免形成不必要的对于不可控因素的对抗。仁对于父子之间,义对于君臣而言,礼对于宾主而言,智对于贤者而言,圣人对于天道而言,能否显露和发挥力量,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在发挥着影响,但这些同时又是人之为人的天性,所以君子不会因为不可控因素的存在而放弃努力,相反的,他们会尽心竭力施展出全部的天性力量以维护和彰显它。
性、命这一类的话题,很难真的说清楚。孔子一方面用“不语怪、力、乱、神”,来避免后人在自己认知边界以外做过分的探求,以至于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后才发现“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另一方面,又通过个别有天分和觉悟的学生传递出那是一个宏大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领域的信号,子贡就讲“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不是人家不说,是说了我们也弄不明白。
在这个话题领域,孟子倒是肯于直面。但纵观孟子关于“性”“命”“天道”之类的话,也只能算得上是还能看的过去的一家之言。即便如此,对孟子之言的再理解,也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终莫衷一是的。
绕开“性”和“命”不谈,这段话的道理便浅显明白了。
一、眼耳鼻舌身意——命不由性
眼耳鼻舌身意是佛家的说法,与之相对应的是“声色香味触法”。与孟子在这里讲的差不多是意义对应的关系,说到底都是浅表的,不值得永恒追求的东西。
人的嘴巴天性欢喜好味道,眼睛天性受用好颜色,耳朵天性悦纳好声音,鼻子天性接受好味道,四肢天性乐于安逸舒适。这些都是天性,但这些天性不足以让人称其为人,换言之,这些天性与动物相比,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分别。
佛家《心经》中给出的建议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声色香味触发”,硬生生将这些天性从自性中灭除掉。孟子不讲灭除,承认他们的确是天性,但这一类的天性能不能得到满足,受到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这些天性本身不能让“人之为人”的特质彰显出来,另一方面这些天性又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所以,孟子的态度是不在这些所谓的“天性”上纠缠、任性,而是接受自然而然的安排。得之有命,失之也没什么好惋惜的。
二、仁义礼智圣——性不由命
孟子谈的第二类天性,可以说是人之为人的特性,也就是人把自己和其它事物区别开来的属性。
由父母而推演出的“亲亲”之仁,由君臣而抽象出的敬忠之义,由宾主交往而概括出的彬彬之礼,由贤人身上提炼出明辨之智,以及从天道运行中体察到的圣贤人格,这些都是人的天性,更是人的本质属性。这些本质属性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彰显与发挥,当然也同样受制于一些不可控因素。但如果这些天性不能得以发挥,对于一个人也好,对于整个人类这个族群也好,都不足以彰显其人之为人的一面,都将变得蒙昧与禽兽没有多少分别。
所以,孟子认为,尽管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制约,人也不能放弃对这一类天性的追求。在这些方面,非尽心竭力不足以称之为人。
也就是说,在仁义礼智圣这些方面,任性一些,尽心竭力拼一把人之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恰是人性的应有之义。
一端看,是性;另一端看,是命;合而言之又是性命,性、命最难保全,保全性、命才是至道。如孟子所言,无非人、仁的合而言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