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煎熬的高考生他爸(二)
文/刘洁成
最后的英语考试正在进行,这意味着我们牵肠挂肚的高考即将落幕。
送走了儿子,我忍不住又来到学校门口,先拍了几张这家名校的外景照片,然后与100多位五十岁上下的家长们开始静静的等待,等待里面的“战神”放完子弹后从战壕里爬出来。没有一个家长表现出哪怕一丁点的不耐烦。
中国古早时就有“光宗耀祖”的传统,今天这影子还在。孩子读万卷书、奔个好前程是喜事,且不论地下的老祖公是咋个高兴法,至少做父母的脸上有光。既如此,孩子这书也不全为了他自己读,倒又有点像是为了家里人甚至整个家族而读,这么说孩子的责任就重了,网上的说法叫“亚历山大”。
5点钟了,这表示今年的高考该结束了。这些孩子的人生将从这一刻开始翻篇,再没有这种酷刑般的大考存在了。而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在一辈子当中为子女最为操心的几个事儿,其中的这一个总算可以说再见了。
学校里面的保安背着手踱着方步,外面站满了扶着铁栅栏的躁动的家长。这让我想起某些电影里的镜头……欢迎血战沙场的英雄归来?不是!
在日晒雨淋的考场外整整守候两天,就因为里面有自己的孩子在应考,我知道父母在这节骨眼这么做毫无意义,对考试结果没有实质的帮助,况且这里面的孩子们都已经是18岁的成人了。但不知为了什么,这些中年人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走出家门,聚在这里,伸着脖子往空荡荡的学校里面瞧,眼前操场毫无内容,是那种自己骗自己的张望,这当中当然也有我。
人潮从大楼的拐角远处涌出,谢天谢地,为爸妈“争光”的学子们出来了,可能因为结束了多年的煎熬,“功臣”们个个一派轻松且兴高采烈的模样。铁栅栏敞开,他们开始走出大门。
在喧嚣的家长们的簇拥下,几个学生正在兴奋地商讨着一会到哪去大吃一顿,或到哪一家店去欢唱,我伸手拍了下其中一个家伙的后脑勺,他是我儿子。他问我来这做什么,我没有答复这个废话。聊了几句,他就扔下对他的高考没有任何帮助的老爹,找他的同学们开心去了。
晚上,儿子说他还拿不准成绩如何,从他似乎没有懊恼的脸上大约可以预测两个结果:一是他自我感觉能考上本二就知足了,所以满不在乎;二是他盲目乐观,以为考分可能还不错。
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不好,我们都会坦然面对。儿子不够拼,但他有在努力。还是那句话: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