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写东西时,三五百字需要两三个小时,真像挤牙膏。看到别人二三十分钟写出两三千字,真心羡慕,再看别人写出的云淡风轻的文章,或者意蕴深刻的生活哲理文,除了对别人唏嘘,佩服,赞叹,回头看自己东拼西凑的东西,一个感觉,烂!羞于示人,甚至直接想放弃。别慌走,刚开始,能写几句话就行了,烂就烂吧,就当玩了!有这种想法内心就坦然多了!
开始才有希望。开始,对自己就不要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在谷底想看到山顶的风景,那不是痴人说梦吗?在谷底,安安心心看谷底的风景就好了,只要坚持每天向上向山顶攀登一步,途中总会看到不同的风景。每天写,就是在向上攀登的路上。
写东西要寻找感觉,由不会写到会写,由短文到长文,由简单到复杂,由粗制滥造到精修细改,得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或长或短,不要急,慢慢来,内心要坦然接受自己不会写的状态,还要把写当成一种生活的倾诉和记录,每天坚持,日久天长,才能找到写的感觉。用记录生活的方式练笔是最好的方式,因为每天的生活丰富多彩,每天的文笔也就会变得丰富多彩,无形之中会发现写东西变得容易了。可能刚一开始的时候能够写三四百字就觉得很吃力,等坚持一段时间,50天或者100天之后,再写,千字文也会感觉容易了。就如小主老师说过的,写文就像养孩子,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你让不会走路的婴儿去参加马拉松,这不是拔苗助长,而是拔苗不让它长了!
写东西,一定不能急于求成。看到别人写出的洋洋洒洒的文字,再看看自己凑合着也看不下去的东西,对自己越来越失望,也就会失去写下去的信心。看别人写出的好文章,一定要明白,这些好文章也是别人经过辛苦的努力才写成的,你要看到别人背后的付出,要看到别人默默的努力。那些文学大师写出的流芳百世的长篇巨制,他们也是经过了几年几十年的辛苦付出才获得的。如果只羡慕别人的成功而不去想别人的努力,你就会在对比之中,自己打击自己,越比越垂头丧气,越比越丧失信心,最终失去写下去的信念。
开始写东西,不要对写抱有什么幻想,能够做到随心所欲记录生活就行了。什么时候能做到我手写我心,随心随意落笔成文,那就是一种写的喜悦了。从艰难凑字到轻松成文,内心要给自己一个时间上的过渡期。比如三年五载,十年八年,在自我设置的过渡期内,安安心心,不急不躁,每天记录生活,每天写,只有每天写,大脑才会越来越有思想,写东西也能越来越找到感觉。
每天写,不仅仅是一种练笔,更是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习惯,一旦习惯养成,心每天都离不开写,就会时时在内心写。看到一棵树,你会想到一段文字来描写这棵树;看到一个老人,会在心里描述一下老人的形象;看到一朵花,会思考如何写出这朵花的芬芳。因为每天练笔,就必须在生活中去寻找写的素材,在寻找的过程中,心思就集中在写上了。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就有了一种观察探究在内心写作的思维习惯,看到什么都会认真留心观察,然后在心里默写,这种习惯可能就是一些写作大师们所讲的作家思维吧。坚持每天练笔,主要是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和思维,积累素材。这个过程是有必要,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在写的路上,把记录生活当成一种生活常态,只管沉下心来,一步一步,每天写一点,写着写着,就会觉得写千字文也没有那么难了。踏踏实实写,心浮气躁会让写越来越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