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然雪婵
01
可能是生活在小村子里的缘故,我自小便憧憬外面更大的世界,对大城市充满向往。
还记得大四毕业后,我和另一名同学大包小包坐大巴从湘潭去往深圳的情景。
经过一夜的颠簸,抵达时正是深圳的清晨时分。
彼时这个城市早已苏醒,呼吸很轻。阳光洒在干净的街道,随处可见公园楼宇,路上行人神色匆匆却井然有序地涌入地铁。
时间在这里似乎不由快了几拍,很久以后我才了然,那是他们的梦想朝着终点奔跑的速度。
而那时,街道两旁满眼的翠绿,和头顶那片清明澄澈的水洗蓝,是记忆里最美的颜色。
这是个只一眼便能爱上的城市。
她赋予每个人的机会和资源都是均等的,不纵容玻璃心,不讥讽少年穷,不存在天花板,只要你敢拼,她就敢给。
而她对每个奔赴者的坦荡与真诚,莫过于那句“来了就是深圳人”。
危机感和上进心,是这个城市的底色,也是她独一份的浪漫。
于是接下来的7年里,我住过上沙的城中村,每夜枕着报表和底稿入睡,见过凌晨3点的宝安机场,在华强北项目上通宵达旦过,深夜独自去宝安社区医院打过点滴,被上司骂过,被同事坑过,仰望着地王大厦的灯火通明哀叹过自己的渺小与孱弱,面对着泰然路的大片别墅区感慨过自己的卑微与贫穷。
在一个人的深夜里醉过哭过崩溃过,也在第二天继续昂首挺胸硬气过。
但也是在这里,我遇到了对工作严苛要求却手把手倾囊相授的上司王总,遇到了温婉中带着坚韧专业能力极强的乐乐姐,在忙碌中仍能活得纵情恣意的素含和文静,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要靠才华的晶晶,还有一起笑一起闹的海燕妞……
初到深圳那段忙到总也睡不够的4年,现在想来却是最温馨单纯、成长最快的时日。
我和他们一样,被所谓的“深圳速度”硬拽着往前跑,一刻也不曾停歇,而这生生不息的节奏也时刻提醒着我,不要辜负自己为美好明天而付出的艰辛和吃过的苦。
那一刻,我知道成功不靠天赋,没有捷径,只有跟眼前的困难死磕到底。
而后的3年里,我开始重拾儿时成为作家的梦想,下班之余在各大平台发表自己的文字。
也曾无数次写稿写到深夜,越写越兴奋。因为热爱,才有了那份甘之如饴,并且一直坚持下来,直到我的文字被更多的人熟知,集结成书。
这个城市教会我坚韧、自律、恒心和责任,教会我坚持的意义,努力的意义,以及自我价值的意义。
这些都和钱无关,却将危机感和上进心刻进我的骨子里,足以影响我一生。
02
2018年,我从深圳回到了长沙。
我从不认为离开“北上广深”是一种人生的无奈和失败。
相反,那是一个人对自己足够了解后作出的理智决定: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哪里是你真正的归宿?这些只有你自己知道。
就像作家艾明雅说的:“这一切,没有对错,也没有好坏。每个姑娘都会有大梦想,然后归于小生活。每个姑娘都会有小梦想,然后湮灭于大的现实之中。”
生活,在哪里都一样。不一样的是,你以何种姿态对待生活。
后来我每日去江边夜跑,在夏日去游泳馆游泳,更关注食材质量和身心健康,做自己喜欢的事,爱上驾驶而节省了大片时间,定期得以回家探望爸妈,得空的时候就去外面走走。
我读书,也写书,和我热爱的一切在一起。
如此,生活似乎较往日更为丰富和充实,有条不紊的背后,却是得益于在深圳时养成的时间规划和高效工作的习惯。
与深圳相比,这个城市多了一份沉稳厚重,更适合酝酿与积淀,也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朋友,他们让我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寻找和创造自我价值,赋予我的生活柔柔暖暖的烟火气。
庆山在《月童度河》里说:”真正的生活是,认真做好每一天分内之事,不索取无关的远景。不纠缠于多余情绪和判断。不妄想,不在其中自我陶醉。不伤害,不与自己和他人为敌。不表演,也不相信他人的表演。”
我想,这或许就是我现在的状态。
长沙洋湖湿地03
2年前,一个朋友得知我出书的消息后跟我说,她对写作也感兴趣,也想学,发展自己的副业。
于是我把家里的书搬了一部分给她,把自己买的课程也推给她,跟她讲写作的一些方法和心得。
原以为她真会潜心学习,但每次见她,听到的只是一句又一句诸如“我要是能像你那样就好了,既能做财务,也能写作”。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实质行动。
2年后的今天,我能为赋闲在家的她推荐一份文字类的工作(她很想去,因为可以避开她不喜欢的本职工作),要求不高,职位轻松,只要能写出东西就行。
然而,她写不出来,只得做罢,因为荒废主业至今仍赋闲在家。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她2年前真的开始读书积累、练习写作,那么至今,或许会是另一番光景罢。
她不止一次抱怨自己的失败,羡慕他人的进步。
但或许,她理解错了“失败”的意义。
自己鼓起勇气去尝试,然后失败了,这不叫失败。真正的失败是,自己明明可以做到,却因为各种借口不去做。
有时候,你会与机会失之交臂,仅仅是因为少了那份生活技能的积累和对热衷之事的执着。
这个夏天,一部《陈情令》将肖战推到大众的面前,开启了他事业的一个巅峰。
而他的一战成名,却并非侥幸,而是得益于他过去几年潜心的积累和沉淀。
他说:“没有一件事情是一步登天,所有的成果和结果,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而这个积累就需要坚持。”
工作的空窗期,他一刻都不曾停歇,每日健身、读书、看电影、上表演课、声乐课、舞蹈课。
有了前期的积累,加上工作时的拼命和死磕,才成就了“魏无羡”这个近乎完美的角色,才造就了今日走到哪里都有一大堆导演抢着让他当主角的肖战。
正如他说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我们能做好的,就只有当下。”
你看,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把握当下”真的不是一句空话。
任何优秀的人,无不是往日里一点一点成就自己的,而你每个寻常时日无意识的努力和积淀,也会在未来引领你成为某个领域不可替代之人。
假以时日而已。
当机会来了你能否把握,就看平时每一个“当下”的积累;而那些你不计功利默默努力的,总有一天会成为你超越别人的资本。
04
我在新书《所谓优秀,不过是和自己死磕》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岁月真正的可怕之处从来不是离死亡倒计时越来越近,而是当你的能力和才华始终配不上你的年龄,这个世界就会对你越来越苛刻。”
那些你偷过的懒,躲过的难,骗得了自己,却欺不过时间。
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说过一句话:“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同样的,你的每一段经历,都定然会为你的未来埋下伏笔,成为你的财富。
如若不然,开过店、唱过歌、组过乐队、当过舞蹈老师、开过工厂的黄渤如何凭借这些经历揣摩各类角色的演绎而夺得影帝?
他说:“在社会上闯荡多年就跟上学一样,在人生的备用硬盘中放进了很多的素材和资料。以后可以随时拿出来用。”
同样,在职场混迹多年,每一段或苦或甜的经历,都见证了我的成长,将这些经历的反思与总结揉进这本书,以期在温柔的时光中,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
我的新书有年轻读者问我,他的人生角色和经历轨道都事先设定好了,上学、工作、结婚、生子,有一个看得到的未来,丝毫不敢偏离,却总有一种此生活不尽兴的遗憾,该怎么办?
我未能正面回答他。
只是在想,为什么不能拿我们的人生角色当做衣服一样,一件一件去尝试呢?
我们去服装店也没办法一眼就拿到最合适的,总归要去试穿才能找出独属于自己的那件,更何况是人生?
而这其中的每一次尝试,便是一次历练、一种积累。
失败了,换一条路走即可。
乐观与温柔地相待生活,始终保持勇敢和无畏,在时光的流淌中,定能遇见那个最好的自己。
所以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并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一帆风顺,也不是每一次选择都能抵达自己想要的终点,但他们都在与自己死磕,尽最大的努力去过想要的生活。
愿读到这本书的每一个你,都未曾辜负时间,亦没有输给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