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读,坐第一排的乖巧可爱的小朱同学迟迟未到。
我的心里充满了疑惑。
早读结束,他终于姗姗来迟。
我看到他红着眼睛,忍着啜泣,坐到位置上。
忍不住问班主任小王老师:怎么回事?
班主任笑笑:可能还未适应初中的生活,心里有着各种担忧吧?
今天,是他们正式进入初中学习生活的第二天。有担忧,有难以适应的痛苦,都是正常的感受。
一节课后,小朱同学主动来到办公室,找到王老师,说他控制不住自己,一直莫名其妙地想哭。他想回家。
正在埋头批作业的所有老师都抬起头,或惊讶或疑惑,不约而同看向这个干干净净,表达清清楚楚的男孩。
班主任接着劝慰、开导他。
我突然想起,军训时,2班也有一个孩子,那是个女孩,军训三天,时不时就哭起来。用她自己的话说:说不清楚具体的原因,没有明确的导火索,莫名其妙地,控制不住自己掉眼泪。
有老师认为这个孩子可能心理有什么障碍,建议去看心理医生。
我却不这样认为。
这两个孩子多么相似!而我,也有过类似的感受。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离开家,外出上学。
完全陌生的城市,完全陌生的学校,完全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完全陌生的各种各样难以做到的规矩,甚至是每天吃不下的饭,睡不着的觉,还有对爸妈难以抑制的思念,从而导致的嘴边长满的火气,和疲惫不堪的灵魂。
内心是苦痛难熬的。我听不见讲台上老师嘴巴一张一合在说些什么,我无法集中注意力去读课本上一个一个清晰又模糊的字。我的眼睛总是没来由地模糊,我知道眼泪又情不自禁地掉下来了,我极力地克制,却无能为力,只能任由眼泪汹涌而出。我觉得我被这个世界无情地抛弃了。
我甚至想,这学,我不上了!回家吧!就去离家最近的那所职校上学。每天可以回家看到爸爸妈妈,每天可以回家吃晚饭,每天可以睡自己那张熟悉的小床……
也许这就是共情吧!我理解这两个孩子。他们跟我一样,我们都没有独自面对这个新世界的经验!我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够强,我们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也不够强,我们可能更多愁善感,更容易把未来和困难想象成无法逾越的鸿沟。
于是,我走过去,弯下腰,拍了拍他小小的肩膀。告诉他,我也曾经跟你一样。
我想,很多人都有和你一模一样的感受。比如咱们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她家在扬州,离开爸爸妈妈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工作很辛苦,到了周末,才能回家与父母团聚。比如,我们班其他同学,他们心里可能也彷徨,也忧伤,也有说不清楚的难受。
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等我们彼此熟悉了,等你适应了我们班,适应了我们的课程,熟悉了解了我们的老师,我相信你一定会喜欢上我们,等哪一天你长大了,甚至会想念我们,想念咱们的学校,咱们的3班。等你毕业的时候,你还会忍不住掉眼泪,但那不是现在这样的茫然无措的苦痛,而是依依不舍的离别伤感。
小朱同学静静地听我说,很是专注。
我们一起坚强起来,好吗?一起努力熬过开头的这几天。想哭,没关系,尽情哭,如果怕同学笑话,就躲到老师这里哭。哭完了,就继续去教室适应课堂。可以吗?
办公室,静悄悄的。小伙子,点了点头。
下午,又一个课间,他又一次来到办公室。这一次,他大大方方地对我说:“沈老师,我来补我的早读默写。”声音清脆洪亮。
他安安静静地在默写,字写得工工整整。一字不差,妥妥地满分了。
我给了他一个橙黄的橘子,握着他小小的手,问:现在,感觉好点没?
小伙子点点头,他的眼眶又红了。
下午眼保健操时间,我巡视年级,走过3班,赫然发现第一张座位的空白,与早读时一模一样。心,陡然一惊!赶紧问班里的数学老师:小朱同学去哪里了?刚到教室的数学老师也一脸茫然,周围同学说,看到他奔跑出去了。我的心,更紧张了。
我正准备出去找寻他时,看到他已奔跑到教室门口,他对我说,去老师办公室拿练习册了。此刻的他,浑身上下洋溢着活力。我心底的那根绷紧的弦陡然松了,与之而来的,还有一股凉爽的微风。
放学,小小的他排在队伍的最前面,我走过去,俯下身,轻轻问:“现在觉得怎么样?”他轻轻地回答:“好多了。”
凉风送爽,我顿觉初秋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