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挺喜欢“毒药”这个名字的。
8个月前,前盛大文学CEO侯小强携“毒药”复出。后者以“豆瓣+微博”的产品形态,要做“中国高质量影评书评社区”。那篇题为《今夜,我去赴一场并不存在的约会》的文章,当时也刷了屏。创业路上的侯小强,在产品上线的第一天,是兴奋的,发了三条微博庆祝。
不过,有掌声也有嘘声。“毒药”的“负分”和“打赏”两个功能,大概是最被质疑的,负分被批为噱头,打赏被指网文路数。不作论断,只想说,盈利模式跟商业模式是两码事。
这里想探讨的是,要干掉“豆瓣”的“毒药”,在内容和用户运营上是怎么向豆瓣和微博“取经”的。
声明:以下内容适用于“合理假设 Reasonable Hypothesis”逻辑,是基于细心观察和有效信息基础之上,针对对象的动机做出的可被测试的假设。如有不妥,别起诉我。
所谓的“高质量”内容是什么样的?
初来乍到,毫无积累的“毒药”,纯UGC太难,现在走的是UGC+PGC模式。从大V切入的“毒药”,因侯的饭局邀请也确实增色不少,像极了早期的微博。
当然,这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持续输出并沉淀优质内容来“拉新”成本很低,也容易操作。除了拉拢大V,侯小强也正培植“毒药”平台生长出来的写作势力。比如"毒药写作节",既有影评,又有小说,还搞了个毒药认证委员会,到处“盖戳”。
然而,到目前为止,“毒药”的内容产量和质量似乎都不太乐观。
内容产量方面,我没有具体数据。但你可以在“发现”一栏的“热门关注”里查看一下,有多少加V(V已泛滥)用户一周之内做了更新。至少在我这里,“朋友圈”有更新的用户屈指可数。内容质量方面,可通过“首页”栏的“精选”来衡量,怎么说呢,不太符合“毒药”的调性:
图1:“毒药”app首页截图更重要的是内容的获取方式,这也是我最不认同“毒药”的一点。
在图1中,首页“精选”部分有相当一部分书评或影评是转载的。有的标注了出处,也署了原作者名;有的仅标出处,没标作者;还有的干脆什么也不标,简直是赤裸裸的抄袭。这些文章的实际授权情况可想而知。
这是普遍现象吗?本着严谨求实的态度,我连续手动测试了三次,“毒药”的规则是每刷新一次更新10篇文章,测试结果是,带有上述问题的文章,第1次有5篇,第2次有3篇,第3次有5篇。从测试结果上看,发布“问题文章”的账户有一个共同点,关注数多为0,粉丝数500+,活跃度较高,是“惯犯”。
那么,这究竟是用户自发的行为,还是毒药团队的行为?我更倾向于后者。
给你点赞、评论的账户可能是机器人
我不否认社交机器人在促成真人账户互动方面的效果,这也是初创公司常用的方式。前提是要把握好一个度,保证用户流畅自然的使用体验。而“毒药”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
我在发布了一条测试性质的信息后,不到1分钟,被赞数瞬间达到12,四个小时后,瞬间又升至41。我很无聊地点了所有赞我的账户,几乎有一半以上被我认定为机器人账户。下图是我从41个账户里选出的三个典型:
图2:“毒药”app部分账户截图他们的账户关注数在700上下,粉丝数在30以下,且行为雷同,保持着较高的活跃度,每日信息更新在2条以上,他们还经常为你点赞。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抓取豆瓣内容,且多为短评。以韩国电影《与犯罪的战争:坏家伙的全盛时代》为例,对比图2和图3:
图3:豆瓣电影截图影评如此,书评也不例外。这里就不上图了,但不意味着我没有保留截图。其实,有没有机器人账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占多大比重。如果用户感觉到自己被耍,后果就严重了。“毒药”在这方面做得不够隐蔽,有点急于求成,这背后的压力可能来自资本方,也可能来自团队。
以及……
其实,毒药团队也是生产内容的,除了搞线下活动,还经常做一些新书或热门影视剧的专访。作为倡导UGC模式的垂直社交平台,团队生产内容可能带来的结果是,利益相关,导向性强。
就拿“毒药写作节”来说,号称“中国最强评委阵容”的评委会,由“近百位电影界、娱乐圈、出版传媒业知名人士”组成(手贱,数了一下,只有53位评委)。这背后其实是有合作关系的。从IP孵化到电影制作,再到营销发行,最后放映,评委会均有涉及,侯小强也有所布局,野心可窥一二。
不客气地说,学了微博、抄了豆瓣的“毒药”,在运营上真的是太简单粗暴了。梦在远方,但路在脚下。
作者小筑,关注影视流媒体,微信公众号xiaozhu-shuo,也可通过虎嗅、新浪创事记、钛媒体、iDoNews专栏等网站查看我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