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据说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日子、黑夜最长的时分。
冬至吃饺子,那是几百年以来的传统。不过,对于我而言,比吃饺子更为重要的是找一本适合时间、场景的书。
遍历书架,有些书积灰已多,并非从没有读过,恰恰是读了很多次,能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毫厘不爽地浮现、亦或镌刻在脑中。我与这类书打交道,对于主观的我或者客观的书,都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此时此刻,我开启了一本新书。说它新,可能是因为刚离开印刷厂不久,但它的故事情节以及中心思想却很旧,旧得与那些积灰的书并没有差别。
《白夜寻光》是方飞飞带给读者的新年礼物。在阅读之前,给我强烈的心理暗示,与之相似的书名很多,最有名的莫过于《白夜行》。也许,夜在凡人眼中,是黑的,在文艺者心中,却是白的。
向前走,走到光里。《白夜寻光》强烈地寓示着我们要打破非黑即白的二分法,介于黑与白之间有太多的灰度,构成明暗对比的,正是那挥之不去的书尘。与其说尘是长在书页里,不如说尘是萌发于作者的脑海里,方飞飞在字里行间里要告诉读者: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最好境界,便是彼此走进阴影中,与光同尘,尘因光而明,光因尘而静。
在不到两小时的阅读中,我越来越发现女主角边小槐的自觉。对,是自觉,不是自卑,更不是自尊。她很好地活在了男主角的保护下,让男主角毛力申屡屡有如神助。
自觉,是因为边小槐并不美丽,也不天真,而是很世故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出现,说什么话,怎么说话。她害怕自己因为天生的缺陷被冷漠以待,又担心自己的特长被热烈追捧。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角逐中,边小槐似乎以毫不费心走神的“代价”去证明了不可或缺的价值。
边小槐的自觉,是需要毛力申发现并保护的。毛力申深知作为一名侦探,唯一的价值就是惩恶扬善。不过,邪恶与善良,如同黑暗与光明,总是妙不可言的。在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中,邪恶与善良不仅可以表现在不同的事件中,也可以呈现在同一人的不同心理状态。
当然,我不相信方飞飞有过真实的刑侦经验,他所谓的现场感,只是个人的一腔情愿。真正经历过大是大非的人,是不会将有限的时间投射在这必须的、却无关紧要的儿女情长,他会有更多的人生价值去阐述,去生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