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道德经》讲的是王天下之道,孔子是讲最重要的,而老子讲根本重要的。柔弱胜刚强,老子最后归于天道,以及圣人之道。《道德经》就是让我们从人道修行到圣人之道,这是中国人讲圣人之道的逻辑:做好了当下的人,要往圣人之道上走,这样才可以脱离原来的阶层,从思想和思维上上升到圣人的思维,才可以达到更高的层阶。这就是世界的逻辑,中国的思维。所以用《道德经》成就我们的人生八个字: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意思是:可信的话不华美,华美的话不可信。合于道的不需要巧辩,巧辩的不一定不合于道。真懂的不需要广博的例子来证明,用所谓广博的安全来证明的不真懂。圣人不为自己积攒什么,既然一切都是为了世人,自己就愈发拥有得多了。既然一切都已经给了世人,自己也就越发丰富了。上天的道,有利于天下,但是绝对无害,而圣人的道建功立业而不争功。柔弱胜刚强,天道胜人道。如果一个王、一个人主、一个君主能够守天道而摒弃人道,那么天下可至太平,天下太平那就是至治之极。太平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是:甘、美、安、乐,真正的王天下,真正的王家庭,真正的王班级,都应该谨守天道,绝弃人道。这样才能够维持所下辖的所有集体,大而化之,才能够长久地维系天下太平之治。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就是说很真实很实在的话听起来不是那么动人,非常动听的话不一定真实。我们现在总是鼓励大家说好话,有没有必要?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为了说好话,就往往不讲真话了,我们为了说好话,有时候连实话也不说了。你要选那些听起来很动人,但是最后可能是什么也没说的空话。我们是要选择听,是听那些忠言逆耳的话,还是听很动人但是很虚空的话。从你的家庭里出来,你就已经选择了是说动听的话,愿意听动听的话。命运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所造成的结果,因为人生就是不同阶段调整,是不同阶段的选择。而为什么这样选择,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就是文化属性。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真理永远是真的,真理越辩越明。忠言就逆耳,逆耳就不愿意听,动听往往就不是真话,那么你选择什么呢?只好选择不说话,可是不说又不行,怎么办?就像一个有病的人,没有外人,你给我号号脉,我跟你说最真实的情况,这时候你总该告诉我点什么了吧。这样大家就明白中国人说话,一定是不得已:逆耳你不愿听,好听的又常常没用。那怎么办?你不给我求道,不是很虔诚求道,开玩笑一句话,你不拿很多钱来求道,我不告诉你,为什么?因为好听的没用,有用的不好听,你不拿点儿钱,你就不认为这话是重要的,你就听不进去,常常是这样子。所以很多人你不交钱,我绝对不给你讲,交了钱我们把它做公益的了,给你积功德。这样大家慢慢去体会,真理不是辩出来的,中国人不辩就好,越辩越乱,因为我们永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听怎么谁都有理,但是你仔细听却怎么听都不见得有理。这才是中国的真相,西方人永远无法了解,所以全世界定条约都不敢用中文定,为什么?因为中文的弹性太大了,用什么文?用法文。一点一滴都很讲究,英文都不如法文这么严谨,严谨你就知道那叫一加一等于二。我们是一等于一加一,中国人、中国字、中国画,弹性很大,应变能力非常强,所以我们都要学西方,这是最要命的事情,所以我们听到坏话第一反应就是这谁说的?就从这里来的。有人说你坏话,说你怎么样怎么样,我第一个反应绝对不是说你说的是有道理还是没道理,我只听这是谁讲的?比如是A讲的,她刚送了玫瑰,她讲没事,我知道她,B讲的,我就知道他好几次背后攻击我,所以这个事儿他讲的对不对,没有关系。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了解道,真正明白道,真正去行道的人,他不需要什么都懂,所以他也不必拿很多例子来说明道,说明事情的真相。老子告诉我们知识越多的人经常是良心越坏,就这么简单。我们说北京人很老实的,片儿汤就是片儿汤,酸梅汤就是酸梅汤,但是现在酸梅汤就不仅仅是北京了,酸梅汤可能连一颗酸梅都没有,用的是调料、添加剂、色素等等,为什么?原来根本就不知道酸梅汤必须要酸梅才能做出来,那种感觉和味道,可现在不行,科学发达了,知识越来越多了,那我们用点色素,用点添加剂,一冲立马可以达到。知识拿来害人,知识拿来骗自己,其实骗别人就是骗自己。骗别人的钱就是骗自己的良心。
博者不知,什么都懂的人可能常识也不够,很多人没有常识,只有知识而已,常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我们讲常识推常理。一个上海的心理咨询师给别人咨询完了,他自己从二十楼跳下去死了。还有一个人也在上海打工,最后谈了九年恋爱的老公卷着自己所有的东西跑了,而且他读研究生还是这个女的给他拿钱,她就想我回家看看老娘就死了,回来我也跳楼了,活不了了,九年的感情、九年的所有积蓄都让这个骗子给骗走了,不光骗走了心还骗走了财。但是回家从小看着她长大的老娘,告诉孩子晚上到我那去睡吧,晚上把门一关问孩子怎么回事?她说没事,老娘说不可能,你一定有事,没有事你不可能买这么多东西来看我们。老娘就给她说,你一定遇见什么事儿?不想活了是吗?很惊呆啊,说怎回事,你怎么知道?老大娘说从小从四个月你光着腚就天天在我怀里,我一直看到你长到七八岁,一直看着你上小学,你有什么心思,我还不知道吗。然后她大哭着说了情况,被人骗了九年。老太太三句话:第一,两个腿的蛤蟆不好找,两个腿的男人遍地都是;第二,你死了,你娘怎么办?你两个弟弟,我们都重男轻女,就是因为你聪明,所以你两个弟弟都没上学,然后让你去上学,你上完大学以后,你给家里做的这种贡献很少,结果你就给这样一个不三不四没有正经工作的人,在一块待了九年;第三,你还不将功补过,怎么还想死呢?你对得起你父母,对得起你弟弟,还是对得起你自己?你自己活这么大最后一句话,两腿的蛤蟆不好找,两腿的男人遍地跑,随便抓就是。然后解决方案,啥都别想,啥都别干,给大娘浇半个月的菜地。每天不要穿鞋要光着脚,也不要戴草帽。半个月孩子好了,什么抑郁症啊,浇半个月的白菜全好了。大家明白吗?我们学的都是知识,而不是常识,所以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圣人不为自己积攒任何东西,什么名分都不要,所以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你替别人做事情是吃亏吗?没有,因为你得到的是经验,经验是谁都抢不走的。你想在这个世界要什么东西,我想要一个好的家庭,我想要一个好的爱人,我想要一个好的工作。那么很简单,天底下的人都和你的想法一样,那么你怎么才能得到呢?你不要想得到,你只想着去做,这样的人就可以了,叫一人好天下。你想得到爱就付出爱,付出爱的过程当中,你就得到爱,至于得不到你自己的预期,或者得到你自己的预期,我要这样爱人家,也要让人家这样爱我,那这就不叫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爱就是你就去爱别人,你想得到爱你就去爱,你不要想着得到任何东西,为什么呢?你想要得到爱,天底下所有的人都想得到爱,你得不到的,只有付出,付出那就是这个世界得到了爱,那么你也得到了爱。如此简单,你越给别人你自己就越有,你越给别人,你自己就越多。西方人完全无法明白我们中国人老子的智慧,中国人是我多做事情就会增加经验,这个经验才是我一辈子所得,我给别人越多,所得到的越多,这就叫教学相长。本来不太懂,教学第一遍,老师讲你自己懂的也不是很多,第二遍,第三遍你越来越懂,这样子大家就知道为什么刚毕业的老师工资不能太高,要求非常的严刻,能过三年这关你就行了,过不了这关一辈子完了。
所以中国人讲任劳任怨,你只有任劳不行,不任怨被别人基本上埋怨死。得到的人心人性,我只有任劳任怨才得到人心,得到人性,反求诸己,做到让别人无怨。所以最后一句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道为什么会生生不已?因为它永远对万事万物有利而无害。草在春天生了,草生的目的就是给牛羊吃的,所以草碰到牛羊要吃它的时候,它没有抱怨,也没有说你给我钱,它不在乎,第二年春天又长出来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谁让它生的,老天。老天没给它收钱,想到收钱的永远是人。那么求他就是求自己,求自己求什么?求让自己归于天道,让自己的心长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上,那么就成了天心。天心即人心,人心即我心。“为而不争”,圣人为什么会不争,因为圣人仿效天道,天道只有奉献,没有争。圣人永远为大家服务、永远舍多于取,他只是取生活的需求而已。那么我们每个人是不是当圣人,做不到也不要苛求,可是我们要把他们当成我们的目标,因为一个人大肚量对自己又大有好处。很多东西你觉得不理想,但是你也很自在,这是金钱买不到的,叫做为而不争,他的意思就是很怕我们以为我是无为的、什么事不干的、与世无争的、退隐山林的,像佛家讲的皈依僧、皈依法、皈依佛,三皈依。那我就问:中国十四亿人口全部都不干活,脱了俗装换上僧装全都隐到深山里,或者都去拿个碗去要饭,你觉得行吗?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人如果不做事还要吃饭,吃么么不剩,干么么不行,那饭桶,现在叫吃货,所以人一定要工作啊,而且活到老做到老,退休也不能休,这是圣人对我们的期待。但是老子为什么特别强调无为?就是不要违反自然规律,你用不违反自然规律的心态来有所作为,来无不为,然后功成而弗居,生而不有,为而不是,长而不宰,这叫无为无不为。整个的中心思想就在这一句话上,要这样的表现必须有个前提就是不争。你无所争的时候你就可以不违反天道,就可以尽力而为。一旦有争,第一你开始有利害关系,自然就会违反天道;第二人家就不让你有所为,你想为,你想当官,你想发财,你想让我们给你磕头,门都没有,非得打压你不行,打压到最后一看果然你是为我们好,不打压你了,你是领袖。这才是中国人最大的学问,所以不争是基础,不争就是我不居功,不是我不做,而是我做了我不居功,你们要抢功劳随便拿走,我无所谓,挺开心,相当于一个厨师做了最好的饭,你们都吃的那么开心,那是厨师最高兴的事情,我做的饭老公这么爱吃,孩子这么爱吃,媳妇累得都趴在沙发了,她依然很高兴。所以我们就知道,女性才是家里的天,就这么简单,老公吃成那样,孩子吃马那样,吃得满脸都是米饭,那是一个妈妈最高兴的事情,你去看凡是这样的母亲都是好妈妈,她既能成就她老公,又能成就她的孩子。其实一个人最有前途的就是有人抢你的功劳,那个谁抢你的功劳呢?恰恰是你的顶头上司,所以我们要把自己的功劳,踏踏实实地送给我们的上司。很多人认为上司最可恶了,最讨厌了,专门抢下属的功劳,你错了。你制造很多功劳归他,他升官了,他感到下面是空的,因为他升职越快越感到没人做事,他第一个要求把你提上去。就是这样子,一辈子有一个人拉你就够了,你要做一个强者,如果你是一个弱者,投奔一个强者,全然地信他,你让自己变成强者以后去呵护更多的弱者,这才叫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在近两千七百年前就完成了,但是时至今日,每一句话是如此的珍贵,真正地把它用在日常的生活上,面对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整个人类都有莫大的好处。我们靠的对人情、对社会的无私奉献来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这是最大的收获,而其他所有的都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那么就不要去多想它,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一人好世界。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生之蓄之,亭之毒之等等。最后,我主宰不了你,你只有符合于道,你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所有的招数有那么多,但是心诀只有一句话: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在利和不害之间,利是根本,是宗旨。要利于别人那就要有为,就是给别人利,给别人爱,给别人钱,给别人幸福的生活,这是根本,是宗旨。不害是底线,是基本。根本我给你利,那么底线是什么呢?我不恨你,我虽然给不了你什么东西,但我不能恨你,所以那个是宗旨。利是宗旨,不害是基本,是底线。那不害是什么?三条。第一,不害自己,不害别人,不害万物,那就是不害道。天之道要求我们不能出现不尊重客观规律,好心办坏事的这种行为。为而不争,则是得到有德的人具体做事的准则和方法,具体的手段千变万化,但是方法和手段只有一个,叫不争。不争是什么?不争功,不争名,不争权,不争利。老子在这里进一步阐述出无为思想的核心和本真就是利不害与为而不争。无为实质上就是为,而是利而不害的为,为而不争的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治人事天,莫若啬。治大国若烹小鲜,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故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还有说我们怎么做事?什么时候开始叫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保持初心,永远不忘初心,永远要慎终追远则无败事。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这都是谦卑积极向上的有为,表现的是一种为人处世理政的极高境界。我们如何才能够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第一条,致虚极,守静笃;第二条,处下,守柔;第三条,知止知足;第四,功成弗居;第五,不争而善胜。第一致虚极,守静笃,反复强调致虚守静的行为之法。致虚对修心的要求,要虚其心,实其腹,把内心清空,常常使自己处于空杯状态,使自己的心空无杂物,空无杂念,让自己的心灵没有任何污染,达到如婴儿一般纯朴的境界。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任何世俗的浸染,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心境清明,为人光明坦荡,处事谦虚谨慎,没有偏见,这就是致虚。守静就是对自己心态的掌控要宁静、安静、清静,不起妄念,这样就能够抗拒外界的所有诱惑,从而任何情况都做到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老子所说的道,就必须达到心智的消解,就是不开人之天,要开天之天,要还原到自己的赤子之心。所谓赤子之心就是没有什么心机,没有什么成见,无论处下,无论居高都应该致虚极守静笃,没有这种修养,不可能利而不害,也不可为而不争。最高境界的自我约束:致虚极,守静笃。第二,要处下,守柔,怎么达到人生的终极圆满?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柔弱胜刚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所言的处下守柔很大程度上还借助最接近于大道得水的特性,像水一样地甘居下流,不争上游,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谦卑处下,虚怀容物。高以下为基,以下为利,以高为害。当我们处于高位、上位时,招来祸害的危险比在低位时更大,叫不虞之险,不虞之毁。你根本想不到危险就来了,根本想不到就毁灭了,你只要示弱,只要处下,只要避掉别人的妒忌,你就会避祸,所以要处下,守柔,才能深邃洞察。利而不害,守柔处下,守弱才能保护自己。为而不争,才能以弱胜强;处下守柔,才能汇集智慧,形成合力。处下守柔,不是表面、暂时的,应该是真心的处下守柔。常态就是处下守柔,检验一个人是否能够做到处下守柔,两个标准:第一,看他自己是不是终不为大,终不为大,不为大主要指什么?为人做事不要贪大,且勿自大,求大,而且更要命的是叫充大。贪大,他自己本身不大,但是他把自己想象成大的,天天冒充老大。很多人反对终不为大的观点。因为人生在世,只有做大才能展示自己的知识才华,实现自己的价值理想,这种说法本来毫无问题。就要处大,但是那是最重要的事,根本最重要的是什么?大了不觉得自己为大。六十四卦所有的卦象里面只有谦卦是不向坏变化的。基本上是最良性发展,只有这个谦卦叫谦逊。老子之所以认为不应该为大。第一,如果你贪大求全,那必然有疏漏,贪大求全,必然精力难以集中;第二,你为大了,你必然骄横、骄傲、骄慢、骄蛮、骄纵,那这种骄最后必然为霸,而为霸,强梁者不得其死矣。就是说你为大了,你必须折。在人的行为准则中,力倡不为大。太值得我们深思而自觉地去为之,另一个是看是否敢为天下先,这是取天下的三宝之一。在人的社会行为当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在为先者的心里,既要先,就是说你只要想在前面,必然就会争,只要争一定就会有区别,有取舍,有权衡,而区别、取舍、权衡,必然最后导致心性大乱。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敢为天先,才能实现最终意义上的至先,大先。只有保持处下守柔不为大,才能明晰利而不害,也能甘于为而不争。第三,要知止知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止是有的放矢的良药,我们办事不要过分。止所当止,方能实现初衷。从个人效率的角度来讲,要达到知止的境界,一定要明心见性,只有心明才能见事,见事才能知止。那么心灵源自于什么呢?不贪,不奢,不贪婪,不奢侈,不奢华。知止,绝不是消极的见识,表面上看是寻一个自保,而深层上却是一种稳妥的前行。该退的时候退一步,进三步。再前进一步,雷区,粉身碎骨,炸死了。这是一种以主动选择自我控制为特征的圣人智慧,主动选择,我选择退,我选择退和选择进是一样的。主动选择自我控制,控制什么?让自己少私寡欲。知足更是修养生息的大学问,很多人不愿当官儿,拿着这一句话就去修道了。跳出身来,置身事外,以静观天下之势,静察天下之变,整合力量,积蓄能量,知足五个方面。第一,知足不辱,就是说你知道满足,你才不受辱;第二,知足不殆,你知道满足你才能避免危险;第三,知足为富,你知足你才知道你富有。第四,知足就长寿,知足才能身体健康,知足才能常乐,知足常足也,知足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达到知足的境界,当然需要客观的基础,但是更重要的是心里的支撑。要从心里明白自己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不需要什么,不要盲目去攀比,特别要明白物极必反,凡是不求穷尽,求穷尽必然破坏平衡。一旦打破平衡,失度失衡,什么事也难以达成最后的圆满。总之,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只有知止知足,才能心静、心安、心宁,才能进入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作进入利而不害的天一样的境界,为而不争的圣人界。第四要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功遂身退,天之道。所以,功成弗居是老子一贯秉承的思想,纵观历史,坐拥成功而终酿悲剧者太多了,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名利禄流芳百世,最后想流芳百世,结果来了个遗臭万年。为什么这样的悲剧在几千年的历史上会反复重演?从统治者的角度看,与功成身不退关系太大。所以,功成身退是前瞻性的智慧,以及对自己生存环境清醒的、睿智的预测和把握,而对一个人而言,功成名就本来就比较困难,但是更困难的是功成名就之后如何去对待。所以老子告诫我们功成而弗居,学会急流勇退,才能够活得长久,任何事物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叫否极泰来,叫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古今中外历史长盛不衰的人又有几个呢?功成名就,当然是好事,但是暗藏着的祸水忧患也同样的巨大,这叫做一等于一加一。贪慕权利禄,得寸进尺,恃才傲物的人总是锋芒毕露,有才华谁也看不起,死得很惨。有功别表,一表就了,有功不要表,一表就没了。经验也告诉我们,盛名之下,如果你不懂得韬光养晦,羡慕嫉妒恨就来了,结果是孤独寂寞冷。羡慕嫉妒恨是因为你居功,当你居功,所有人都离你远去,当所有人离你远去,打击你的时候,那么你得到的就是孤独寂寞冷,横批忐忑。功成弗居,于人于己都是利而不害的事,是最典型的为而不争。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中国太多的现象从来不需要去争抢,逞强总会招来灾祸。但真的达到了什么都不屑于争夺的境界时,就没有人可以跟你争了,从来都不需要用言语来表达,因为所有表达的往往都已经在行为之中流露出来了,不需要召唤,乞求应该来得准时就会来。不争之德,不只是适合于战争,同样适合于我们人生的各个领域。一方面,不争而善胜,告诉我们的是不争之益,不争的好处是什么?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并进一步强调夫唯不争,故无尤。不争的好处,不争则超然。超一切纷争之外,一切打斗之外,一切私欲之外,一切的尔虞我诈之外,一切的机巧机诈之外,那你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不争就自然会法地、法天、法自然,一切自然而为,崇尚自然的不争,是天下安宁、社稷安宁、家庭安宁、内心安宁的良药,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尤。不争无祸,固执无福,天下万物,只有不争,才能真正让人避灾、避难。才能够让我们避免善,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福气源于祸害,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当我们的生活遇到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时,要得理让人,忍让为先,做到忍气忍辱。在中国人的眼里,忍耐是美德,更是一种以屈求伸的深谋远虑,只有屈则直。忍耐退一步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不争而善胜,揭示的是什么?不争之力,不争是最高之争,这种天道就是道家的智慧,独属于人类当中,中国人的智慧,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不争符合道的本质,任何的炫耀,贪婪,争强好胜,这样的人必然违反了道。所以最终注定不可能成功,人类的痛苦和纷争的根源在哪里?就是因为我们在争,而且只要争就会过头,只要争就会头破血流,所以我们在讲要不争。但不争,我们要饿死吗?我们不争还要善胜,一切顺其自然,绝不患得患失,绝不处心积虑地去争夺。
我们知道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的本质是什么?顺应自然,遵循规律,也就是老子讲的道法自然,利而不害是大境界,为而不争是大智慧。循自然而为,尊自然而往,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是对守规律有了清醒的认识,是对天道有了清醒认识之后的自觉性转折。为而不争,不争而争才是行为决策中最核心的智慧。无论从出发点或者落脚点来观察,不争都是为了实现不争,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为,因此不争是一种更加积极的行为,本质是进取向上,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应该成为人类最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