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文章讨论吃小孩剩饭的问题,我想谈谈这件事。
我的观点是:可以吃,但是一定要教会他们“吃多少盛多少”。
文章说,“吃小孩的剩饭,可以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会他们节约粮食”。可是我以亲身经历证明,并!不!会!根本不会形成节约的概念。对小孩子来说,反正吃不完也没有关系,丢给爸妈就好了嘛!久而久之,就不会对食物加以珍视。这样,反而更容易养成浪费的习惯。
吃不完的饭直接丢给爸妈,我小时候从来不觉得这事情有什么不妥。妈妈盛饭每次都是盛的满满的,可我主食吃的不多,所以常常剩下半碗。这个时候我就会直接说,我吃饱了,然后就跑去看电视,留下妈妈一边抱怨我吃的少一边把我的剩饭拿来吃掉。
妈妈倒是很少给我灌输“节约粮食”这样的观念,顶多说我这是“掉饭根”,习惯不好,但也不会上升到政治层面,反而因为我吃的少,他们想让我多吃,就会盛更多的饭,让我能吃多少吃多少。
所以,我一直不觉得剩饭这种事有什么,甚至在亲戚家,吃面条剩下半碗吃不完,也是丢下就走了。
直到我去羊小萌家,我才猛然意识到了“自己碗里的饭要吃完”这件事。
吃西瓜,羊家人都是,要吃就自己切下来一块,在厨房直接吃掉,吃完丢垃圾桶。我切的时候,手一抖,就把桌上剩下的近四分之一个瓜全部切掉了(毕竟在家都是半个瓜一起切的切顺手了啊哭),结果剩几块吃不完。羊爸爸进来看到了,问这是谁的,羊小萌幸灾乐祸地把我供出来了,羊爸爸就笑笑说,吃多少切多少。真是好丢脸呀!
吃饭,羊妈妈也是给我盛很多。羊家的碗真的好大呀,而且全部是面食。没办法,硬着头皮吃吧。结果最后,叔叔阿姨都吃完走了,羊小萌也吃完了,坐在那里看我吃。我最后实在实在塞不下了,眼巴巴地看着羊小萌,他才说,算了,不要吃了。
出去吃早餐,我没有想到他们早餐量那么大。羊小萌先买了一份卷饼,又买了一份擀面皮,说他们都是这两样一起吃。他买完了我才发现,我明明只吃一样就可以吃饱了!果然,饼吃了几口,擀面皮也才吃了一半,我就吃不下了。羊小萌就训我说:本来就没有多少,大家都吃的光光的,你剩下半碗,店家肯定会以为自己的食物不合你的胃口,人家会不开心的。我真是羞愧万分。最后,羊小萌把我的卷饼吃掉了,把他自己的卷饼拿回去给羊妈妈吃了。而我的擀面皮,最后还是没有吃完。
我终于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妥。
我想到我每次都是捧半个西瓜吃,那么大,不可能吃完的,每次都剩下好多。也不值得丢冰箱,妈妈看到了就吃一点,或者就直接丢掉。
后来我再也没有拿勺子吃过西瓜。哪怕妈妈让我直接吃半个,不然弄得案板上都是汁水,我也一定要切开来吃。
我想到我上高中的时候借住在姨家,有次下了晚自习姨拿了半个西瓜和勺子送到我卧室,我说,这么多我吃不完的,姨说尽量吃吧。于是,我就拿勺子画了一条线,只吃了右半部分,左边丝毫没动。我第二天专门把西瓜放在客厅,可是,晚上回来,还是发现,那四分之一个西瓜已经被丢在了垃圾桶。
我当时有一瞬间的尴尬。后来想想,真是要骂自己,你吃过的东西要给谁吃啊!其实当时更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当着姨的面去厨房切下两块西瓜来,把剩下的放进冰箱。
我想到日剧里的寿司店长,如果看到客人有剩下食物,会首先质问厨师是不是食物做的不够美味,没有得到客人的喜欢。
我想到有次我去一家经常光顾的面馆,吃着吃着突然跑去结账,老板就紧张地问我,怎么了,今天的面不好吃吗,直到我解释只是想先买单之后才笑笑说,没事,吃完再结也行。
人对自己的劳动成果都是有期待的,厨师也一样。把饭吃光光,是对制作食物的人最大的尊重。
教小孩“吃多少盛多少”,教小孩“把碗里的饭吃光”不仅是教他们节约粮食,也是让他们对食物和制作食物的人保持一份基本的尊重。你的剩饭我可以吃,但你不能把“留给我吃”这件事当做理所当然,而习以为常。你必须了解自己的饭量,不要多盛,自己碗里的,要尽量吃光。这样,才能对食物保有敬畏之心。
网友评论